
简阳成都航空航天职业学院是四川省内唯一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全日制高职院校,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国家航空产业布局。学院以“航天精神育人、工匠精神塑魂”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飞行器制造、航空维修、无人机应用等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形成“校中有企、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现有在校生规模超1.2万人,与中航工业、民航西南局等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2%以上。
学院占地810亩的智慧校园集成航空模拟舱、飞机维修实训中心等高端设施,其中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室配备价值3000万元的LEAP发动机教学设备。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航空工业特聘专家5人。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年均为行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2000余人,成为西南地区航空产业人才储备的重要基地。
一、历史沿革与战略定位
时间阶段 | 关键事件 | 发展成果 |
---|---|---|
2018-2020 | 筹建航空机务维修实训中心 | 获民航局CCAR-147认证资质 |
2021-2023 | 建成无人机产业学院 | 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试点单位 |
2024至今 | 启动航空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 | 签约中商飞大飞机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
二、专业集群建设
专业群 | 核心专业 | 实训基地 | 合作企业 |
---|---|---|---|
航空维修工程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装配 | 波音737模拟舱、A320起落架实训平台 | 四川航空、厦门航空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无人机测绘、农业植保技术 | 大疆创新实验室、固定翼试飞场 | 京东科技、中航科工 |
航空智能制造 | 飞行器数字化装配、航空材料检测 | 3D打印研发中心、复合材料成型车间 | 成飞集团、中航工业 |
三、师资队伍结构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性成果 |
---|---|---|---|
教授/副教授 | 68 | 28% | 主持省部级课题17项 |
企业兼职导师 | 92 | 35% | 参与编写行业标准5部 |
双师型教师 | 156 | 78% | 持有CCAR-66R3执照42人 |
四、教学资源配置
- 实训设备总值:3.2亿元,含空客A320模拟舱、航空液压系统实训台等大型设备
- 校企共建基地:与海特集团共建航空附件维修中心,与纵横股份共建无人机试飞基地
- :开发VR飞机拆解实训系统,覆盖8个核心专业课程
- 国际合作:引进德国航空标准(DIN EN 9100)认证课程体系
五、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三阶递进”培养体系:首年完成通识教育+基础技能训练,次年开展专业核心课+企业轮岗实训,第三年进入订单班进行专项技能强化。与吉祥航空合作的“雏鹰计划”订单班实现“入学即入职”,近三年累计输送技术骨干136人。
六、就业质量分析
指标 | 2022届 | 2023届 | 行业分布 |
---|---|---|---|
毕业人数 | 1987 | 2153 | 民航/通航/制造 |
对口就业率 | 91.2% | 93.5% | 机场地勤/维修/制造 |
起薪水平 | 5200-6800元 | 5800-7500元 | 航空公司/中航工业 |
七、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承担市厅级以上项目23项,其中“航空紧固件智能检测系统”获发明专利授权。年均开展民航维修人员资格培训2000人次,为部队培养直升机维修技术骨干86人。与简阳市政府共建的“航空产教融合园区”已入驻企业12家,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闭环生态。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该学院通过精准对接航空产业链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专业-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度产教融合形成的“教室即机坪、教师即机长”教学场景;二是紧贴行业需求的动态专业调整机制;三是“技能证书+职业资格”双认证培养模式。建议未来重点突破航空数字化装配、新能源航空器维修等前沿领域,同时加强国际航协(IATA)标准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