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技工学校(广安技校)

广安技工学校(广安技校)

广安技工学校是四川省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技能立校、产教融合”为核心发展理念。学校位于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120亩,现有在校生规模达5800人,开设数控加工、电子技术、汽车维修等18个紧贴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通过“校中厂+订单班”培养模式,与广安比亚迪、华为(成都)基地等3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9%。学校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配备价值3200万元的先进设备,形成“理论教学-虚拟仿真-实操训练”三级培养体系。在师资建设方面,现有双师型教师占比68%,高级职称教师35人,近五年累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作为川渝地区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基地,学校通过“技能竞赛+双创孵化”机制,培养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2人次,省级奖项45人次,为地方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

广	安技工学校

一、学校基础概况

指标广安技工学校四川省平均水平全国示范校标准
建校时间2005年1998年-
校园面积120亩85亩≥150亩
在校生规模5800人4200人-
专业总数18个12个-

二、专业建设特色

维度智能制造系信息技术系现代服务系
核心专业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营销
实训室配置五轴加工中心、3D打印实验室云计算平台、智能安防系统直播电商基地、智能客服实训室
合作企业广安比亚迪、成都一汽华为云、腾讯云计算京东西南仓、抖音电商

三、师资结构对比

类别广安技工学校同类院校A同类院校B
专任教师总数215人180人165人
高级职称占比30%25%28%
双师型教师68%55%62%
企业兼职教师45人28人32人

四、教学设施配置

类型数量设备价值(万元)覆盖专业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8个1200数控、模具、工业机器人
信息技术实训室6个800物联网、大数据、网络安全
现代服务实训基地4个600电商、物流、客户服务

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学校创新实施“三阶递进”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开展基础技能达标训练,通过钳工、电工等传统工种实训夯实操作规范;第二学年进入专项技能提升阶段,依托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仓储管理等现代化实训平台强化专业能力;第三学年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岗位技能转化,确保学生毕业时持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认证证书。这种分层培养机制使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至1.5个月,较区域平均水平快40%。

五、产教融合实践

学校构建“四维联动”产教融合生态:与广安经开区管委会共建“园校融合”示范区,引入比亚迪零部件生产线作为校内实训工厂;联合华为技术团队开发ICT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华为云学院”;携手京东物流打造智慧仓储实训中心,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场景无缝对接;牵头成立成渝双城经济圈技工教育联盟,共享课程资源和就业渠道。数据显示,2023年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占比达65%,订单班学生留用率突破90%。

六、就业质量分析

年份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平均起薪(元)雇主满意度
202196.2%85.7%420092.5分
202297.3%88.1%450093.8分
202397.8%89.4%480094.2分

广	安技工学校

就业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在制造业领域占比最高(62%),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最快(年均增长15%)。通过跟踪调查发现,83%的毕业生在入职两年内获得职位晋升或技能等级提升,其中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学生晋升速度较普通班级快6个月。值得注意的是,学校通过建立校友会创业扶持基金,已孵化出12家学生创办的技术服务公司,形成就业与创业良性互动。

七、学生管理体系

学校实行“三维评价”管理模式:建立包含出勤(20%)、实操(50%)、素养(30%)的过程考核体系;引入企业导师参与毕业设计评审;通过“成长档案”数字化平台记录学生技能发展轨迹。在行为规范方面,创新推行“积分制”管理,将早操考勤、设备维护、竞赛获奖等转化为可量化指标,与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大数据显示,该体系实施后违纪率下降42%,技能竞赛参与率提升至88%。

八、社会服务贡献

作为区域职业技能提升主阵地,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2万人次,重点覆盖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群体。与广安市总工会共建“工匠学院”,开发电梯维修、智能家居安装等特色培训项目。疫情期间创新推出“云培训”平台,累计为37家企业提供线上技能提升服务。在技术扶贫方面,派出专业教师团队赴凉山州开展“彝绣”技艺传承培训,帮助400余名手工艺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相关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库。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