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高中(成都航职高)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高中(成都航职高)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高中(以下简称“成航职高”)是西南地区航空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以“校企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产业”为办学特色,专注于培养航空制造、维修、服务及管理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依托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功能区,构建了“学历教育+技能认证+定向就业”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与航空产业链高度匹配,覆盖飞行器制造、航空机电、空港服务等关键岗位;二是实训设施对标行业标准,拥有波音737实体飞机拆解中心、A320模拟驾驶舱等高端设备;三是与国航、川航、中商飞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以上。作为全国航空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学校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在四川省中职院校中率先获得CCAR-147维修培训机构资质,奠定了其在航空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成	都航空职业技术高中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定位

成航职高始建于1988年,201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转型为航空特色职业技术高中,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四川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航空工程、空港服务、航空电子三大专业群,其中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学校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理论课与实践课占比为3:7,推行“1+X”证书制度,毕业生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民用航空器维修等职业资格证书。

指标数值
在校生规模3200人
教职工总数245人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1%
航空类专业覆盖率83%
企业定制班比例65%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以航空维修为核心,辐射空港地勤、航空物流、无人机应用等领域的专业矩阵。其中,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与中商飞联合开发课程标准,引入AS9100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航空服务专业采用“全真模拟舱+机场实景教学”模式,由川航资深乘务长担任实训导师。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三级模块,并嵌入CCAR-66R3维修执照考试内容。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就业岗位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原理、飞机电气系统、复合材料维修航线维护工程师、定检工程师
航空服务与管理客舱服务实务、机场运营管理、危险品运输值机员、贵宾室服务主管
无人机应用技术无人机操控、航拍与测绘、农业植保技术电力巡检员、影视航拍师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下企业实践超6个月。现有“四川省特级教师”3人,民航局聘任的CCAR-66考官2人。教学资源方面,建有航空材料实验室、液压传动实训室等23个专项实训场所,其中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中心获民航西南局认证。数字资源平台整合了波音公司提供的787机型维修手册等200余种行业资料。

类别数量/比例认证情况
企业兼职教师42人(占专业课教师28%)持有民航维修执照
校内双师型教师89人(占专业教师76%)具备CCAR-147资质
实训设备总值1.2亿元含3台D级飞行模拟机

四、产教融合与就业网络

学校与成都空港新城管委会共建“航空产教联合体”,联合中航工业成飞、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等17家企业成立“航空装备职教集团”。创新“三段式”培养模式:一年级在校学习基础课程,二年级进入企业轮岗认知实习,三年级开展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近三年,通过校招会进入央企军工单位的学生占比达58%,2023届毕业生平均起薪5800元/月,显著高于省内中职院校平均水平。

五、学生发展与升学路径

学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签订“3+2”分段培养协议。2022年升学率为67%,其中通过单招考试进入航空类高职院校比例达91%。针对有志于学历提升的学生,开设“文化课强化班”,配备具有考研辅导经验的数学、英语教师团队。同时,设立“飞机维修工程师海外研修计划”,每年选派10名优秀生赴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进行短期交流。

六、质量保障与社会声誉

学校建立“四方参与”(政府、学校、企业、家长)的质量评价机制,每年发布《人才培养质量白皮书》。在2023年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航空电子团队获一等奖。社会认可度方面,连续五年蝉联“四川最佳职业教育品牌”,百度指数显示“成都航空职高”搜索量位列西南地区中职校前三。毕业生中涌现出C919首飞机组成员张某某、川航“英雄机组”成员李某等杰出代表。

七、挑战与改进方向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航空智能制造新技术迭代加速,现有实训设备更新周期需缩短至5年以内;二是“大飞机工程”背景下,复合材料维修等新兴专业人才缺口明显;三是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企业国际化需求存在差距。对此,学校启动“十四五”数字化升级计划,拟投入30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与北航合作开发MR混合现实维修训练系统,并增设航空英语、跨文化沟通等课程模块。

八、区域经济贡献与行业影响

学校年均为成都航空产业链输送技术人才超1000人,支撑了ARJ21机头生产线、空客A320舱门交付中心等重大项目用工需求。牵头制定的《航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被纳入全国航空行业教育标准体系。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模式,教师团队参与国产民机配套技术研发,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7项,其中“一种航空紧固件智能检测装置”已在中航工业西飞量产线应用。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成都航空职业技术高中凭借精准的产业定位、深厚的校企合作根基和持续的创新机制,在航空职业教育领域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其“把车间搬进课堂、让师傅走上讲台”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随着大飞机战略的深入推进和西部低空经济的兴起,学校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望在培养世界级航空工匠的道路上实现更大突破。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