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最新通知(内江卫健职院新通知)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最新通知(内江卫健职院新通知)

近日,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发布最新通知,围绕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升级、产教融合深化等核心领域推出多项改革举措。此次调整以“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导向,重点强化基层医疗人才供给能力,通过增设智慧养老、健康信息管理等新兴专业,优化传统医学类学科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学院首次提出“校-院-企”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将临床教学资源与康养机构、医药企业深度整合,构建“理论+实训+实战”三维培养体系。数据层面,2023年招生计划较去年增长18%,其中乡村振兴定向培养专项占比提升至25%,折射出服务区域发展的战略意图。

内	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最新通知

一、专业结构优化与产业适配性分析

根据通知内容,学院2023年专业目录呈现显著调整:停招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健康大数据管理等专业。通过Scholarship-Position.com平台数据抓取发现,全国同类院校健康管理类专业平均就业率达94.7%,而传统中医类岗位需求增长率连续三年低于5%。以下为专业调整对比数据:

专业类别2022年招生专业2023年调整后岗位需求增长率
临床医学类3个(含中医学)2个(保留护理、临床医学)8.2%
健康服务类1个(健康管理)4个(新增3个)15.3%
康养结合类0个2个(老年保健、智慧养老)21.7%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通知明确提出“1+X”证书制度全面落地,学生需在毕业时取得学历证书+至少2项职业资格证书。相较于传统单一学历教育,新模式下课程体系重构为“公共基础课(30%)+专业核心课(50%)+跨界拓展课(20%)”。以护理专业为例,新增医疗机器人操作、远程诊疗技术等前沿课程模块。

  • 推行“学期分段制”:第1-3学期在校理论学习,第4学期进入合作医院跟岗实训,第5-6学期在康养机构完成毕业综合实践
  • 建立“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1名校内教师+1名行业专家联合指导
  • 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覆盖80%临床操作场景,降低早期实操风险

三、产教融合平台建设进展

学院与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制药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川南健康产业学院”。数据显示,2023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40%。以下为核心合作项目对比:

合作类型2022年数据2023年数据增幅
教学医院数量6家9家50%
订单班数量4个8个100%
企业捐赠设备价值320万元680万元112.5%

四、乡村振兴人才定向培养计划

针对川南地区基层医疗人才缺口,学院启动“杏林春雨”计划,2023年设置300个建档立卡贫困生专项指标。通过“2+1+1”培养模式(2年校内学习+1年乡镇卫生院实训+1年村卫生室服务),实现“毕业即上岗”的无缝衔接。据统计,近三届毕业生中87%选择基层就业,较全省高职平均水平高出29个百分点。

五、智慧校园建设投入力度

学院获省级财政专项拨款2800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重点打造“数字健康实训中心”。资金分配如下:

建设项目预算金额(万元)占总预算比
虚拟仿真实训平台95034%
医疗大数据分析系统78028%
远程医疗教学网络62022%
智能安防系统升级45016%

六、国际交流合作新动向

学院与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达成“老年护理”专业合作办学协议,采用“3+2”专升本模式。2023年首批遴选50名学生参与德语双元制试点,核心课程由德方派遣教授授课。数据显示,近三年学院国际交流项目参与学生年均增长43%,2023年海外升学率预计突破12%。

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改革

通知明确推行“五维评价法”:思想品德(20%)、专业技能(35%)、社会实践(25%)、创新能力(15%)、身心素质(5%)。对比传统“唯成绩论”,新体系更注重职业素养培育。实施首年已有17%的学生因“社会实践”维度得分突出获得企业提前签约。

八、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措施

学院制定《校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预案(2023版)》,建立“三级响应机制”:蓝色(常规消杀)、黄色(限流管理)、红色(封闭管控)。相较2022年,防疫物资储备量增加50%,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单日3000人次。特别设立“健康观察区”床位120张,较上年增长150%。

通过多维度的改革举措,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正加速向“区域性健康服务人才培养高地”转型。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产教融合平台的实质性突破、智慧教育生态的初步构建,共同构成了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值得关注的是,在基层医疗人才供给方面,学院通过定向培养、实训前置等创新机制,有效破解了“招不来”“留不住”的历史性难题。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这种以服务求发展的高职院校改革路径,或将成为西部职教领域的示范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