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绵阳师范学院学校校风(绵阳师院校风)

绵阳师范学院学校校风(绵阳师院校风)

绵阳师范学院作为西南地区具有深厚教育底蕴的省属本科院校,其校风建设始终围绕“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办学理念展开。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百年师范教育传统与现代高等教育要求相结合,形成了“严谨治学、崇尚师德、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校风特色。在治学态度上,强调“教学相长”的学术传统,教师以科研促教学,学生以实践求真知;在师德传承方面,通过“名师工作室”“师德标兵评选”等机制,将“身正为范”的理念融入日常教育;学风管理层面,构建了“课堂纪律-考风建设-学业预警”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确保学习氛围的严肃性;文化育人方面,依托“涪江讲坛”“科技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将价值观教育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近年来,学校通过“对标竞进”计划,在毕业生就业质量、教师科研产出、学生竞赛获奖等关键指标上实现突破,校风建设成效显著。

绵	阳师范学院学校校风

一、治学严谨的学术传统

学校继承“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的办学基因,构建了多层次学术规范体系。教师层面实行“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同行评议”三维评价机制,近3年课堂教学质量优良率达92.7%;学生层面推行“晨读计划”“学术沙龙”等常态化活动,图书馆日均到馆人次超8000。

年度教师教研参与率学生科研项目立项数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量
202085%120项320篇
202188%150项380篇
202291%180项450篇

二、师德传承的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新老教师结对”“师德负面清单”等特色机制,近五年涌现省级师德楷模12人。通过“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师德表现与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直接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评价维度实施措施成效指标
师德培训每学期专题研修≥8课时参训率100%
师风监督学生评教+督导巡查满意率93%
榜样示范年度师德标兵评选累计表彰45人

三、学风管理的长效机制

学校构建“预防-监控-干预”学风管理体系,实施“课堂无手机专项行动”“诚信考试承诺制”等创新举措。通过“学情分析系统”实现学业预警动态管理,近三届毕业生学位授予率保持在98%以上。

四、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

突出“师范底色”与“应用本色”双轮驱动,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校外实践基地246个。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奖率居全省前列,工科专业校企合作项目覆盖率达85%。

专业类别实习基地数量技能竞赛获奖就业对口率
师范类160所国家级奖项42项91%
工科类86家省级奖项75项83%
文科类120个市厅级奖项103项80%

五、文化育人的特色载体

打造“一院一品”文化矩阵,如文学与历史学院“经典诵读工程”、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非遗传承计划”。年度举办“科技文化节”“读书月”等品牌活动,参与学生累计超10万人次。

六、创新驱动的学术生态

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近五年孵化国家级创业项目27个。构建“校-市-省”三级学科竞赛体系,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年均增长15%,专利授权量三年增幅达240%。

七、服务地方的使命担当

实施“校地合作双百计划”,与绵阳科技城建立12个联合实验室。近三年承接政府决策咨询项目45项,开展技术攻关服务企业132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逾2亿元。

八、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拓展“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与14个国家56所高校建立伙伴关系。年均选派120名学生赴海外交流,招收国际学生规模年均增长25%,“汉语国际推广”项目覆盖东南亚8国。

绵阳师范学院通过多维度校风建设,实现了传统师范底蕴与现代大学精神的有机融合。其“严进严出”的质量把控体系、“师德为先”的价值导向、“知行合一”的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竞争力。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连续五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达94.3%,充分印证了校风建设的显著成效。未来需在数字化学风管理、跨学科学术创新、国际化师资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校风内涵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