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绵阳中医药学院(绵中药学院)

绵阳中医药学院(绵中药学院)

绵阳中医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位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院以中医药教育为特色,聚焦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形成“医教融合、产教协同”的办学模式。作为西南地区中医药专科教育的重要基地,学院依托四川中医药资源禀赋,构建了以中医、中药、护理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同时注重现代医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1+X”证书试点,逐步提升服务区域卫生健康事业的能力,但在学科层次、科研实力等方面仍面临专科院校普遍存在的瓶颈。

绵	阳中医药学院

一、办学定位与目标

学院坚持“立足绵阳、服务四川、辐射西部”的办学方向,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根据《中国中医药教育发展纲要》要求,学院明确“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重点布局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三大专业群,形成“中医+现代医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核心指标具体内容对标院校对比
办学层次专科(拟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低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高于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新建专科)
专业布局中医类(45%)、药学类(30%)、护理类(25%)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相近,但缺少针灸推拿等特色专业
就业导向基层医疗机构占比82%高于行业平均(70%),但低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90%)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体系

学院构建“三位一体”学科体系:以中医学为根基,中药学为支撑,护理学为延伸。重点建设中医康复技术、中药制药技术等省级重点专业,同时开设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等新兴专业。通过“传统技艺传承+现代技术渗透”模式,形成“经典与创新并重”的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重点专业特色课程行业认证匹配度
中医学类中医学、中医康复技术伤寒论实训、艾灸技法实训覆盖执业助理医师考试90%内容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川派中药炮制技术、中药鉴定实务对接中药士职业资格考试
护理类护理、助产中医护理技术、老年照护实务契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院实施“双百工程”(百名硕士博士引进计划、百名行业专家兼职计划),现有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占比65%。建有模拟医院、中药标本馆、康复实训中心等教学场所,其中中药炮制实训室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指标类型学院数据全国中医药专科均值
师生比1:181:22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30%
实训设备价值1.2亿元8000万元

四、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院设立中医药应用技术研究院,近三年承担市厅级课题47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3项。与绵阳市中医医院共建“川派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开展中药材种植、炮制工艺优化等研究。年均开展中医药技能培训3000人次,参与汶川、泸定等灾后医疗援助工作。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80%进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单位。2023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学院与太极集团、同仁堂等企业建立订单培养机制,中药类专业对口就业率达78%。

六、文化传承与国际合作

建有“岐黄文化传承基地”,系统整理涪江流域民间验方120余种。开发“太极养生”“中医香疗”等非遗体验课程,年接待港澳台交流团组20余次。与德国汉堡中医中心共建“中德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

七、发展挑战与瓶颈

当前面临学历层次受限(专科)、科研平台薄弱(无硕士点)、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面临重庆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本科院校的资源虹吸效应,需加快推动“专科—职教本科”贯通培养改革。

八、未来发展战略

按照《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学院规划实施“三大提升计划”:专业群数字化转型计划(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产教融合深化计划(联合中药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国际影响力拓展计划(申报“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力争到2025年建成中医药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院校。

绵阳中医药学院作为西部地区中医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基层医疗人才培养、传统医学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其“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办学理念与中医药“简验廉”特性高度契合,但需在学科层次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突破瓶颈。未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有望成为中医药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院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