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旅游职业高级中学作为四川省公办中等职业教育的代表性院校,始终秉持“扎根地方、服务产业”的办学理念,依托自贡市“盐龙灯”文化资源和旅游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学校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将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形成“文化+技能”的双重培养路径。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本地文旅企业技术骨干中近40%为该校校友,彰显了公办职业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自贡旅游职业高级中学始建于1986年,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9年入选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学校坚持“立足自贡、辐射川南、服务文旅产业”的办学方向,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年份 | 重大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6-2005 | 基础能力建设期 | 建成省级实训基地2个 |
2006-2015 | 内涵提升阶段 | 开发校本教材17套 |
2016-至今 | 高质量发展期 |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旅游+”专业集群,形成“文化传承”与“智慧服务”两大课程模块。重点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将非遗技艺融入教学实践。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技能证书 | 校企合作单位 |
---|---|---|---|
旅游服务 | 导游服务、景区运营 | 导游资格证、研学旅行指导师 | 自贡恐龙博物馆、彩灯大世界 |
烹饪工艺 | 盐帮菜制作、食品雕刻 | 中式烹调师、面点师 | 自贡餐饮协会、蜀江春酒楼 |
信息技术 | 智慧旅游、数字媒体 | 无人机操控、新媒体运营 | 腾讯云计算、携程文旅科技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团队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专业带头人+企业技术骨干”协同教学机制。现有教职工1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行业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45%。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专任教师 | 124 | 66.7% | 开发省级精品课程5门 |
企业兼职教师 | 82 | 33.3% |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 |
硕士以上学历 | 68 | 36.6% |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7篇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前校后厂”式实训中心,包含模拟导游实训室、非遗工坊、智慧旅游体验馆等23个专项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达4800万元。
实训类别 | 场地面积 | 设备价值 | 年实训人次 |
---|---|---|---|
传统技艺实训 | 800㎡ | 320万元 | 1200+ |
智慧旅游实训 | 500㎡ | 680万元 | 950+ |
酒店服务实训 | 1200㎡ | 450万元 | 1500+ |
五、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
学校推行“三全育人”模式,构建“盐文化”特色德育体系。建立“红梅社团”“扎染工坊”等32个学生社团,非遗传承班连续8年参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道具制作。
六、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7%,对口就业率89%。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2万人次,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230余项。
七、挑战与改进方向
面对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压力,学校正推进“人工智能+旅游教育”改革,计划三年内建成虚拟现实导游实训系统,开发区块链赋能的学分银行体系。
八、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自贡市文旅产业十四五规划》,学校将重点建设“盐文化数字传承中心”,预计投入资金8000万元,打造集教学、研发、展示于一体的产教融合综合体。
作为公办职业院校改革的先行者,自贡旅游职业高级中学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文化传承创新”与“现代服务技术”并重的办学特色。其“非遗技艺进课堂”“企业场景化教学”等实践,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样本。随着数字经济与文旅深度融合,学校正站在产教协同创新的新起点,持续为地方经济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