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等学院(川音附中)

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等学院(川音附中)

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等学院(以下简称“川音附中”)是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中等音乐专业学校,依托四川音乐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专注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的音乐人才。学校以器乐、声乐、作曲等核心专业为骨干,构建了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深造的贯通式培养体系。其教学团队由资深教授、艺术家和青年教师组成,形成“理论+实践”双轨教学模式,近年来保持90%以上的本科升学率,毕业生广泛输送至国内外顶尖音乐院校。硬件设施方面,学校配备专业音乐厅、录音棚及个性化琴房,为学生提供接近职业化的艺术环境。在行业认可度上,川音附中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并列国内第一梯队,尤其在西南地区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四	川音乐学院附属中等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川音附中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成都音乐专科学校附属中学,1989年随四川音乐学院独立建院后正式更名。作为西南地区最早的专业音乐中等教育机构,其办学目标始终聚焦于“培养高层次音乐专业人才”。

学校采用“专业化、精英化”培养模式,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筛选生源,实行“一对一”主课授课制。与普通中学相比,其课程体系大幅压缩文化课占比,专业课程占比达60%以上,形成“专业技能为核心、文化基础为支撑”的特色结构。

对比维度川音附中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创办时间1958年1945年1951年
在校人数约800人约1200人约950人
专业方向数量12个15个13个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设置乐器演奏、声乐、作曲与音乐理论基础、音乐教育等四大类专业,下设钢琴、小提琴、二胡等20余个细分方向。课程体系采用“3+1”模式:3年专业强化训练+1年高考冲刺,核心课程包括主科专项训练、合奏课、音乐理论(和声学、曲式分析)及舞台实践。

特色课程方面,引入“川音民族乐团实践项目”,学生需参与每年40场以上的演出活动。文化课程覆盖语文、数学、英语,采用定制化教材,难度对标普通高中艺术班。

课程类型占比周课时教学形式
专业主课45%10节一对一授课
专业基础课25%6节小组课(5人内)
文化课20%4节班级授课
实践课程10%3节乐团排练/演出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占35%,副高级占4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85%。主科教师全部来自四川音乐学院本部,多数具备国际比赛评委经历。师生比为1:6,远高于普通中学标准。

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共享川音图书馆资源,拥有乐谱藏书12万册,音响资料3万余小时。硬件设施包括可容纳800人的现代化音乐厅、40间静音琴房及数字录音棚,所有琴房配备钢琴均为雅马哈CFX三角琴或海伦文德隆立式琴。

指标川音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武汉音乐学院附中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75%60%65%
师生比1:61:81:7
琴房数量40间25间30间

四、升学与就业路径

近三年本科升学率保持在92%-95%之间,其中考入九大音乐学院的比例达78%,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艺术特长生录取人数年均5-8人。留学方向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为主,年均海外升学率约6%。

就业方面,约10%毕业生选择直接进入文艺团体或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其余多通过专升本通道继续深造。学校与四川交响乐团、成都歌舞剧院等机构建立定向培养合作,优秀毕业生可获推荐资格。

  • 2022年升学数据:中央音乐学院录取23人,上海音乐学院18人,中国音乐学院15人
  • 合作机构:北京国家大剧院实习项目、苏州交响乐团人才储备计划
  • 知名校友:青年钢琴家张昊辰、小提琴家宁峰均出自该校

五、招生机制与选拔标准

每年计划招生300人,实际报考人数超过2000人,报录比约1:7。考试分初试(专业视频筛选)、复试(现场演奏/演唱)、三试(视唱练耳与乐理笔试)三轮,文化课分数线为当地普高线的70%。

地域分布上,四川本地生源占65%,云贵藏等西南地区占25%,其他地区10%。年龄要求为12-15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近年新增“拔尖人才计划”,对获得国际奖项者实施降分录取。

年份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
202018502801:6.6
202119202951:6.5
202221003001:7.0

六、教学成果与行业影响

近五年学生获国际奖项42项,包括德国勃拉姆斯国际钢琴比赛金奖、意大利维奥蒂小提琴大赛亚军等。国内赛事方面,连续三年包揽“珠江·凯撒堡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少年组冠亚季军。

学校推动“川音教学法”改革,出版《中等音乐教育核心课纲》等教材,被多省艺术中专采纳。定期举办“西南音乐教育论坛”,吸引全国200余所院校参与,形成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影响力。

  • 2021年国际奖项:李斯特国际青少年钢琴赛1金2银,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乐比赛1银
  • 校企合作:与施坦威钢琴公司共建教学基地,获捐赠价值300万元钢琴
  • 社会服务:年均举办公益音乐会30场,惠及观众超5万人次

七、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

实行“专业导师+班主任”双轨制管理,设立心理辅导室应对艺术生压力问题。日常考核包含专业进步率(40%)、文化课达标率(30%)及社会实践(30%)。违纪处理严格,累计三次专业考核末位将启动劝退程序。

校园文化以“舞台实践”为核心,每月举办“附中音乐季”,要求学生每年完成至少2场公开演出。特色活动包括“古筝重奏工作坊”“现代音乐创作营”等,强调传统技艺与创新思维的结合。

管理制度考核权重执行标准
专业进步率40%季度考核提升5%达标
文化课达标30%单科不低于70分
社会实践30%年度演出≥8场

八、挑战与发展前景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全国艺术中考改革导致文化课要求提升,现有教学体系需调整;二是高端师资被高校争夺,近五年流失率达12%;三是区域竞争加剧,杭州、广州等地新兴音乐附中分流优质生源。

未来发展计划包括:建设“数字音乐实验室”拓展电子音乐专业;与伯克利音乐学院合作开展线上大师课;扩建新校区实现“初中-高中-大学贯通培养”。2025年目标成为“国家级音乐人才培养基地”,招生规模扩大至400人/年。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