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江资中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办学实体,扎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依托资中县区位优势与产业资源,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商贸服务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始建于1987年,历经多次改制与升级,现已发展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院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拥有省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在校生规模突破4500人。办学特色体现在“产教融合”模式的深度实践,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覆盖率达75%,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对口就业率超过82%,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闭环管理。
一、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适配性
学校紧密围绕川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子商务三大主干专业群。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对接资中血橙、枇杷等特色农业产业链,开设病虫害防治、智能温室管理等实战课程;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引入数控编程、3D打印等前沿技术模块,与川威集团共建“厂中校”实训中心。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就业方向 |
---|---|---|---|
现代农业技术 | 农产品电商运营、农业物联网 | 蜜溪果业、沱江茶业 | 农业技术指导、农产品营销 |
机械加工技术 | 数控加工、CAD建模 | 川威集团、中建材玻璃 | 机床操作、设备维护 |
电子商务 | 直播营销、物流管理 | 京东云仓、拼多多资中馆 | 电商运营、供应链管理 |
二、师资队伍结构优化路径
通过“内培外引”策略构建双师型教师梯队,现有专任教师186人中,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达42%。实施“企业工程师进课堂”计划,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2023年外聘教师授课量占总课时18%。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每年选派30%专业课教师赴合作企业顶岗研修,近五年累计开发校本教材12部。
年份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企业兼职教师人数 | 教师专利成果 |
---|---|---|---|
2020 | 55% | 28人 | 3项 |
2021 | 63% | 35人 | 5项 |
2022 | 71% | 42人 | 8项 |
三、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累计投入4200万元打造“教学-生产-研发”三位一体实训体系,建成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工厂、电商直播基地等8大实训场所。其中,现代农业实训中心配备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植保设备,可模拟完整生产周期;智能制造实训工厂引入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实现从传统金工到智能生产的技术跨越。
实训类别 | 设备总值(万元) | 工位数 | 年实训人次 |
---|---|---|---|
现代农业 | 850 | 300 | 2100 |
机械制造 | 1200 | 250 | 1800 |
电子商务 | 380 | 150 | 1600 |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1+X”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开发《农产品质量检测》《数控加工工艺》等课证融通课程。与京东物流共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采用“周交替”教学模式,企业导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7项,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在省赛中实现“三连冠”。
五、校企合作机制深化
构建“战略协议+项目清单”合作框架,与川威集团、明跃农业等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校企共同开发《智能化农机操作》《生鲜冷链管理》等定制课程,设立“川威铸造班”“电商精英班”等订单培养项目。2023年校企联合技术攻关项目达9项,其中“血橙低温保鲜技术”使产品损耗率降低12个百分点。
六、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开发“血橙种植”“农机操作”等短期培训包。承接县域中小企业员工技能提升项目,为42家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服务。建成“资中血橙”电商孵化中心,带动周边农户开设网店230余家,2023年助农销售额突破1.2亿元。
七、信息化建设进程
投入58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平台,实现教学管理、实训预约、图书借阅全流程数字化。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涵盖数控加工、电商客服等6个专业场景。疫情期间完成120门课程资源库建设,在线教学覆盖率达100%,学生满意度测评达92.6%。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新兴产业匹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挑战。计划未来三年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维修、智慧养老等新兴专业,引入工业机器人、VR实训等先进设备。拟与成都工业学院开展“3+2”贯通培养,推动中高职衔接纵深发展。
内江资中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已形成“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良性互动格局。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专业动态调整、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力争打造成为川南地区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人才供给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