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蓬安县巨龙职中(川蓬安巨龙职中)

四川省蓬安县巨龙职中(川蓬安巨龙职中)

四川省蓬安县巨龙职业中学(以下简称“巨龙职中”)是南充市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0年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使命。学校位于蓬安县睦坝镇,占地面积约120亩,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12个中职专业。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巨龙职中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成效显著,与京东方、比亚迪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

四	川省蓬安县巨龙职中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基础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通过引入企业实训标准、建设智能化实训基地,形成“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的教学特色。然而,随着产业升级加速和职教高考改革推进,学校在师资结构优化、专业动态调整等方面面临新挑战,需进一步突破传统办学模式束缚。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巨龙职中前身为蓬安县睦坝中学,1984年改制为职业高中,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历经四次重大扩建,现已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双轮驱动的办学格局。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70-1983年普通中学阶段累计培养初中毕业生8000余人
1984-2007年职教转型期建成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等6个骨干专业
2008-2015年国重建设期获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16年至今示范校创建期立项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专业结构调整与课程改革

学校紧密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需求,形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集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成都精密机械企业共建实训课程,电子商务专业引入真实网店运营项目。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校企合作企业对口就业率
装备制造数控技术应用四川九州集团97.2%
电子信息电子技术应用京东方科技95.8%
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96.5%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教师结构与发展路径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现有教师中具备企业工作经历者占68%,持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教师达122人。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年均培训时长
专任教师215人86%72课时
企业兼职教师43人14%48课时
双师型教师141人57%96课时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硬件资源配置对比

学校近三年累计投入58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建成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8个现代化实训中心。与同类职中相比,实训设备总值处于区域领先水平。

项目巨龙职中川北某职中南充职中
实训室数量45个32个51个
设备总值(万元)320021004500
智慧教室占比65%42%78%

五、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多元化成长通道建设

学校构建“就业+升学”双轨制培养体系,近五年职教高考本科上线率年均增长12%。2023年机械制造专业张某某等3名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

升学方向2023年人数典型院校就业起薪
职教本科126人四川工程职技大学4500元/月
高职单招689人成都航空职院4000元/月
直接就业915人重庆长安汽车3800元/月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产教融合实践探索

学校推行“厂中校”“校中厂”办学模式,与比亚迪合作建立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实现“课堂-车间-岗位”三级递进培养。2023年订单培养学生占比达38%。

合作类型企业数量共建基地年输送人数
顶岗实习27家-823人
订单培养15家9个467人
现代学徒制8家5个215人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职业技能培训开展

学校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等项目,近三年累计培训1.2万人次。其中“川渝火锅调味师”专项培训获省级媒体报道。

培训类型2023年人数取证率就业关联度
农民工转移培训2345人92%81%
退役士兵培训312人89%76%
企业定制培训876人95%93%

八、发展挑战与改进方向

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

面对产业智能化转型,学校存在专业迭代滞后、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计划未来三年投入20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专业。

挑战领域具体表现应对措施
专业适应性传统专业招生下滑每年动态调整2-3个专业
师资结构新兴产业教师短缺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兼职
信息化教学数字资源库不完善联合高校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包

作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巨龙职中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未来需在专业数字化转型、教师队伍高端化发展等方面重点突破,更好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正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这将成为推动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