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中职部校区是四川省德阳市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本科院校资源,聚焦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校区位于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心地带,占地面积约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近4000人,开设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8个重点专业群。校区以“产教融合、工学一体”为核心模式,与本地20余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形成“课堂-车间-企业”三级培养体系。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超800课时。近年来,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累计为区域制造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3000余人,成为川内中职教育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一、地理位置与区位优势
校区坐落于德阳市旌阳区黄河新区,地处成德绵经济走廊核心节点,毗邻中国二重、东方电机等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周边3公里范围内聚集国家级高新区产业园、跨境电商综试区及多个市级工业集中区。交通网络覆盖宝成铁路德阳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1小时经济圈,成绵高速复线穿城而过。
对比维度 | 德阳科贸中职部 | 省内同类院校 | 行业平均水平 |
---|---|---|---|
产业园区距离 | ≤3公里 | 5-10公里 | 8-15公里 |
校企合作企业数量 | 23家 | 15-20家 | 10-15家 |
实训设备值(万元) | 4200 | 2500-3800 | 3000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构建“智能制造+现代服务”双轮驱动专业集群,重点建设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商务等省级示范专业。推行“基础平台+专业方向+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开发《精密测量技术》《智能产线运维》等12门岗课赛证融通课程。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合作企业 |
---|---|---|---|
数控技术应用 | CAD/CAM、多轴加工技术 | 数控车工/铣工中级 | 中国二重、德阳精衡 |
工业机器人 | PLC控制、机器人编程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 | 东方电气、ABB工程师协会 |
电子商务 | 直播运营、数据分析 | 电子商务师(中级) | 京东西南基地、抖音电商学院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百工程”教师培养计划,每年选派30%专任教师赴企业实践,引进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产业教授。现有正高级职称教师8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2人,企业兼职教师库储备专家45人。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专项能力 |
---|---|---|---|
正高职称 | 8 | 12% | 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 |
双师型教师 | 54 | 78% | 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
企业兼职教师 | 45 | - | 一线技术/管理岗位经验≥5年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建成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现代服务业实训楼等6大实训板块,配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等先进设备。与华为共建ICT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作为教学内容。
- 实训室总数:36间(含4间企业冠名实训室)
- 设备总值:8500万元(2023年新增1200万元)
- 典型设备:DMG MORI CTX 420数控车床、ABB IRB 120机器人、OptiMold注塑模拟系统
五、学生管理模式
实行“三全育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成长导师+职业导师”双导制。开发学生职业素养测评系统,对接企业用人标准制定《职业行为规范手册》。近三年违纪率控制在0.8%以下,获评四川省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六、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构建“就业+升学”双轨机制,与四川工程职院等高校搭建“3+2”贯通培养项目。202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15%,专升本录取率较五年前提升40%。重点合作企业包含中国航发、京东方等12家上市公司。
七、产教融合创新
牵头成立德阳智能制造职教联盟,联合17家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储备计划”,年培训社会人员超2000人次。与东电云计算共建“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开发XR虚拟实训资源库。
八、社会服务成效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000人次,为本地企业定制培训方案40余项。参与德阳市“技能扶贫”项目,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80人。承办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次,获奖数量居川内中职院校前三。
通过多维度的办学实践,德阳科贸职业学院中职部校区已形成“校企共生、育训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度融入产业链的教学实施路径,以及“学历证书+X技能认证”的人才培养创新,为西部地区中职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校区正着力打造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有望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