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城西校区(江阳职高城西校区)

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城西校区(江阳职高城西校区)

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城西校区是泸州市职业教育布局优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区域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示范的双重使命。校区位于泸州市主城区西部核心地带,占地面积约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达3200人。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校区,其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信息技术为三大专业集群,配备先进的实训中心与智慧教学系统,形成"理论+实践+认证"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校区通过"校中厂"模式引入企业生产线,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环境无缝衔接,近三年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98%,本地就业率超75%,成为泸州市产业人才供给的重要基地。

泸	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城西校区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网络

城西校区地处泸州市江阳区腹地,紧邻长江二桥枢纽与蜀泸大道快速路,形成"两横三纵"路网格局。校区半径3公里内覆盖公交站点12个,轨道交通2号线(规划)直达校门,构建起"15分钟城市生活圈"。

区位指标城西校区同区位其他职校
通勤半径5公里覆盖20万常住人口8-10公里辐射范围
企业集聚度周边3公里内规上企业47家普遍超过5公里产业带
交通耗时主城区通达时间≤25分钟平均40-60分钟

二、基础设施配置标准

校区建筑密度控制在28%以下,绿化覆盖率达35%,生均教学面积12.6㎡。建有标准化运动场、室内体育馆及可容纳800人的学术报告厅,实训楼配备中央空调与智能安防系统。

设施类型数量/面积技术标准
实训工位2800个物联网远程监控覆盖
机房配置6个云桌面机房万兆光纤接入
图书资源8万册+数字资源库RFID智能借阅系统

三、专业建设动态矩阵

现开设14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形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文旅服务"三大专业群。2023年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淘汰传统纺织专业,专业迭代周期缩短至5年。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实训设备价值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3200万元五粮液、泸州老窖
数字经济大数据应用、跨境电商1800万元华为、京东
文旅服务酒店管理、导游服务1200万元希尔顿、泸州文旅集团

四、师资结构优化路径

现有专任教师19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35人。实施"青蓝工程"培养计划,近三年引进企业技术骨干23人担任兼职教师。

教师类型人数占比企业实践时长
正高级职称126.1%年均40天
高级技师4522.7%季度轮训
企业特聘导师3819.2%项目制驻校

五、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近五年累计获得省级技能大赛奖项47项。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人均持有2.3本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达3800元/月。

质量指标202120222023
技能鉴定通过率92.3%94.1%95.6%
升学率68.5%71.2%73.8%
雇主满意度89分91分92分

六、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与泸州国家高新区共建"园校融合"示范基地,引企入校设立"五粮液定制班""华为ICT学院"。开发《白酒品控技术规范》等6部企业标准课程,实现招生即招工的培养闭环。

  • 共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2家
  • 开发活页式教材:42本
  • 年承接企业培训量:3800人次

七、智慧校园建设进程

完成三期信息化建设工程,部署5G基站3个,物联网设备接入量达1200台套。开发"智职教"APP集成考勤、成绩查询、实习管理等12项功能模块。

智慧系统应用场景覆盖率
AI行为识别实训安全监控100%
虚拟仿真教学高危工种训练85%
大数据分析学业预警干预92%

八、社会服务效能提升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6000人次,承接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项目。建立"社区学院"开展家电维修、老年护理等公益课程,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轮驱动模式。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年均800人
  • 企业新型学徒制:覆盖16家企业
  • 国际交流合作:与德国F+U学院共建双元制项目

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城西校区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起"专业集群化、培养个性化、服务社会化"的职业教育生态体系。其"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职教与产业脱节的难题,智慧校园建设推动教学管理数字化转型,社会服务功能的延伸更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随着泸州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的推进,该校区将持续发挥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作用,为川南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