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绵阳市服装职业技术学校(绵服职校)

绵阳市服装职业技术学校(绵服职校)

绵阳市服装职业技术学校作为西南地区纺织服装类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自1985年建校以来,始终以“传承工匠精神,培育时尚产业人才”为办学宗旨。学校依托绵阳科技城产业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的育人体系,形成“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双轨并行模式。现有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开设服装设计、智能制造等8大专业群,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获评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通过引入智能吊挂系统、3D虚拟样衣等数字化教学设备,构建起“传统技艺+数字技术”复合型课程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为波司登、报喜鸟等知名企业输送技术骨干逾千人,同时通过“川派服饰文化传承中心”推动非遗技艺进课堂,形成职业教育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

绵	阳市服装职业技术学校

一、基础概况与办学定位

指标项数据详情
创办时间1985年(前身为绵阳纺织职工子弟学校)
办学性质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占地面积主校区120亩,实训基地45亩
在校生规模3286人(2023年秋季统计)
核心定位服务西南地区服装产业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架构

学校构建“三位一体”专业集群,形成梯度式人才培养链条:
  • 基础层:服装制作与管理(省级示范专业)
  • 技术层:服装数字化技术(智能打版方向)
  • 创意层:时装设计(含蜀绣非遗传承班)
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结构,通识课程占比3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50%,拓展课程包含电商运营、VR展示设计等前沿内容。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实现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动态匹配。
专业方向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服装智能制造自动裁床操作、智能吊挂系统应用服装数字化工程师(工信部认证)
高级定制立体裁剪、手工精工制作高级服装定制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时尚营销买手实务、视觉营销设计服装零售管理师(商业联合会)

三、师资队伍与教研实力

类别数量占比
高级职称教师42人38%
双师型教师78人71%
企业特聘技师26人-
省级教学名师3人-
教师团队呈现“专兼结合、梯度发展”特征,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建立师徒传帮带机制。近三年完成市级以上教改课题14项,开发《智能缝纫设备维护》《绿色生产标准》等新型活页式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四、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成“四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

  • 数字化生产中心:配备智能吊挂系统、自动裁床等设备
  • 创意设计中心:设立3D虚拟样衣实验室、面料创新工坊
  • 非遗传承中心:蜀绣大师工作室、传统印染实训室
  • 电商实战中心:直播营销实训舱、跨境电商模拟平台
  • 校外实训基地:与际华集团共建西南最大职业装研发基地
实训场所设备价值年实训人次
智能缝制车间¥1200万2400+
3D设计实验室¥380万800+
电商直播中心¥260万1500+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就业数据: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2%,对口就业率89.7%,平均起薪4860元/月。主要就业方向涵盖服装制造(35%)、时尚零售(28%)、电商运营(22%)、自主创业(15%)。

年份就业率对口率平均起薪
202197.5%85.2%4380元
202298.0%87.6%4620元
202398.2%89.7%4860元
社会服务方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本地服装企业提供技术支持120余项,参与制定《川派服装制作工艺标准》等行业标准3项。

六、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

合作网络:与全国86家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深度合作企业28家,包括报喜鸟、歌力思等上市公司。创新“季节对接”培养模式,春季班主攻秋冬装生产技术,秋季班侧重春夏装研发,实现教学节奏与企业订单周期同步。

合作类型企业数量覆盖岗位
订单培养18家IE工程师、QC主管
顶岗实习35家样衣工、跟单员
技术研发12家智能排版师、面料开发
国际交流方面,与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建立课程认证合作,引进欧洲时尚买手体系课程模块,年均选派20名优秀生赴海外研修。

七、学生发展与校园文化

升学通道:近三年高职单招录取率78.5%,对口高校涵盖四川纺织职业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技能大赛获奖者可通过“卓越计划”直升本科院校。

双创教育:建成“创客空间-孵化基地-产业园区”三级体系,学生创业项目获省级以上奖项9项,典型项目包括汉唐服饰工作室、环保面料研发社等。

校园文化突出“针线里的美学”,每年举办服装文化节、技能运动会、非遗技艺展三大品牌活动,形成“专业即生活,作品即表达”的特色文化氛围。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应对

现存瓶颈:数字化转型中传统师资转型压力大,智能设备维护成本年均增长15%;区域服装产业升级导致高技能岗位需求缺口达23%。

破局路径:启动“双师双能”提升计划,与东华大学共建远程培训中心;投资建设虚拟工厂系统,开发AR缝制工艺教学模块;深化与重庆、成都同业学校的资源共享机制,共建西南服装职教联盟。

绵阳市服装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四十年深耕,已形成“传统技艺为根,数字技术为翼”的办学特色。未来需在三个方面持续突破:一是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服装设计的应用教学,二是构建跨区域产业链教学共同体,三是深化非遗技艺现代化转化机制。学校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纺织服装职教标杆目标稳步迈进,其发展经验为同类院校提供了“产教融合深度化、专业建设集群化、人才培养精准化”的改革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