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甘孜州泸定职业技术学校(甘孜泸定职校)

甘孜州泸定职业技术学校(甘孜泸定职校)

甘孜州泸定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依托泸定县区位优势和红色文化资源,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民族文化素养的技术人才。学校以“产教融合、育训结合”为核心模式,开设现代农业、旅游服务、汽车维修等贴合区域经济需求的专业,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举措,逐步形成“技能培训+文化传承+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然而,受限于地理条件、师资结构等因素,学校在专业深度、科研能力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甘	孜州泸定职业技术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条件

甘孜州泸定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2018年,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重点建设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位于泸定县兴隆镇,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在校生1276人,教职工112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高级职称占比23%,“双师型”教师占比41%。

指标数据
建校时间2018年
校区面积5.3万平方米
在校生规模1276人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95%,硕士及以上12%
实训设备总值1870万元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川西地区产业需求,重点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三大专业群,覆盖农牧业、文旅、制造业等领域。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专业技能+民族文化”三模块结构,其中民族文化课程占比15%,涵盖藏语、非遗技艺等特色内容。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训项目
现代农业技术高原作物栽培、畜牧养殖技术食用菌种植实训、农机操作
旅游服务与管理导游实务、酒店服务规范模拟导游讲解、藏餐制作
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构造、维修技术发动机拆装、电路检修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通过“引进+培养”模式优化师资结构,近3年从对口高校招聘专业教师27人,同时选派45名教师参与省级骨干培训。教学资源方面,建有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开发校本教材9部,其中《藏区旅游服务礼仪》获省级优质教材认证。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四川交投、海螺沟景区等12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项目。2022年共建“泸定文旅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8%。

合作模式企业数量覆盖专业
订单班培养7家汽车维修、旅游服务
实训基地共建5家现代农业、酒店管理
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藏绣工艺、烹饪技术

五、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42%左右,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91%。学校面向当地群众开展短期培训年均3000人次,重点推广牦牛养殖、乡村旅游等实用技术。

六、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将锅庄舞、唐卡绘画等非遗项目纳入选修课程,建有民族文化传习工坊,累计培养传统手工艺学徒126人。2023年承办甘孜州职业院校民族技艺大赛,推动文化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

七、信息化建设与远程教育

投入38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开通“泸定职教云课堂”,惠及偏远乡镇学生400余人。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室,实现高原环境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教学。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建议

当前学校面临高原人才引进难、专业集群效应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大东西部协作力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深化“专业+产业”链条建设,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甘孜州泸定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探路者,通过精准定位区域需求、强化产教协同,初步形成具有藏区特色的育人模式。未来需在师资高端化、专业品牌化、文化深度化等方面持续突破,为民族地区技术技能积累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强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