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雁江校区平面图(川工科院雁江校区图)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雁江校区平面图(川工科院雁江校区图)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雁江校区平面图展现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的高效规划理念。整体布局采用模块化设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呈三角鼎立结构,通过中央景观轴串联,形成"一心两轴多组团"的空间架构。教学区位于北侧,包含理工实训楼、文科教学楼及创新创业中心,建筑面积占比达38%;生活区集中于东南侧,学生公寓与食堂形成15分钟生活圈;运动区西侧布置标准田径场与球类场馆,通过风雨连廊与教学区衔接。交通系统采用人车分流设计,主干道宽12米,次干道宽8米,环形消防通道覆盖全域,停车位按1:1.2师生比配置。景观设计融合川蜀文化元素,中央水景广场与庭院绿化率达42%,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网络。

四	川工业科技学院雁江校区平面图

总体规划特征分析

校区总用地面积68.3公顷,建筑密度27%,容积率0.89,绿地率34.6%。功能分区采用"教学优先、生活集中、运动独立"原则,教学区距主入口仅200米,生活区与运动区通过30米宽林荫大道分隔。核心数据如下表:

功能区域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
教学科研区24.8ha185,000㎡0.92
生活服务区28.5ha212,000㎡0.87
体育运动区15ha68,000㎡0.65

交通组织系统解析

三级交通体系包含外围市政道路、内部环状主路及步行支路。机动车出入口设置3处,平均间距350米,高峰时段通行能力达2800辆/小时。特色设计包括:

  • 立体交叉路口:教学区与生活区连接处设置双层人行天桥
  • 生态停车场:采用透水铺装,绿化面积占比35%
  • 共享单车专区:设置12个智能停车点,配备充电桩
交通设施数量服务范围
主出入口3个全校区
人行天桥2座教学区-生活区
地下通道1条运动区-学术区

建筑空间布局研究

建筑群采用围合式院落布局,形成6个主题庭院空间。重点建筑参数对比如下:

1.8:12.0:1
建筑类型层数高度间距系数
教学楼5-6F23.8m1.5:1
实验楼4-8F34.5m
图书馆12F49.6m

建筑朝向均控制在南偏东15°以内,日照间距满足当地规范要求。教学建筑采用双走廊设计,单侧教室进深控制在9-12米,保证自然采光均匀度。

景观生态系统构建

绿地系统由"两带三核多节点"构成,具体实施数据如下:

景观要素面积植物种类养护标准
中央水景带8,500㎡水生植物28种每日循环净化
防护绿带12,000㎡乔木为主15种季度修剪
屋顶花园3,200㎡耐旱植物32种自动滴灌

海绵城市技术应用包括:透水铺装面积占比65%,雨水花园12处,调蓄池总容量3800立方米。景观照明采用分区控制策略,教学区照度300lx,生活区200lx,运动区500lx。

功能配套标准化分析

配套设施遵循"15分钟生活圈"原则,关键指标对比如下:

6:30-21:307:00-22:00全天值班
配套类型服务半径人均面积开放时间
食堂300m1.8㎡/生
超市400m0.6㎡/生
医务室500m0.4㎡/生

智慧服务终端设置密度达每500米1处,包含快递柜、充电桩、直饮水机等设施。特殊教育资源配置:无障碍卫生间每层楼设置,轮椅坡道覆盖率100%,听力辅助设备覆盖主要教学场所。

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通过空间句法分析,校区公共空间可达性指数达0.78(理想值1.0)。重点优化措施包括:

  • 缩短教学区最长步行距离至380米
  • 增加跨功能区空中连廊4条,总长860米
  • 设置观景休憩点23处,平均每200米1处

空间利用率提升方案:地下室开发强度达总建筑面积的18%,包含设备用房、仓储空间及地下车库;建筑屋顶利用率65%,布置太阳能板及休闲场地。

可持续发展实践

绿色建筑认证目标为LEED银级,具体实施数据如下:

节水器具覆盖率100%中水回用量150吨/日
节能措施节水措施可再生能源
外墙保温率100%雨水回收率35%光伏装机容量850kW
LED照明普及率100%地源热泵供能面积280,000㎡
智能控制系统覆盖率85%风力发电补充5%能耗

垃圾分类系统设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三类收集点共128处,智能称重设备覆盖率100%。生态监测数据显示,校区PM2.5年均值较城区低28%,热岛效应强度降低1.2℃。

智慧校园建设进展

信息化基础设施部署情况如下:

<20ms实时监控人脸识别准确率99.2%
系统类型覆盖范围接入终端响应速度
无线网络全域覆盖5G+WiFi6
物联网平台90%区域3.5万传感器
安防系统重点区域AI摄像头1200个

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建筑能耗实时监测,2023年数据显示单位面积能耗较同类院校低18%。虚拟仿真实验室覆盖率达专业课程的75%,AR导航系统日均使用量超1.2万次。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雁江校区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了功能复合、交通高效、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校园建设目标。其模块化布局为未来学科拓展预留充足空间,智慧化系统显著提升管理效能,绿色技术集成应用树立了可持续发展标杆。随着二期工程推进,建议加强跨学科交流空间营造,优化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布局,进一步提升校园空间与教学改革的适配性。该案例为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规划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