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宜宾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航天职院)

宜宾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航天职院)

宜宾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七研究院。学院立足航天产业需求,以“航天精神育人、工匠精神塑魂”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航天+”特色专业体系。校区占地800亩,拥有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高水平实训基地,与长征火箭研究院、中国卫星网络集团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双元育人”模式。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在航天特种加工工艺、航天电子设备装调等领域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被誉为“西南航天高技能人才摇篮”。

宜	宾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〇六二基地技工学校,2020年升格为高职院校。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直属院校,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维度宜宾航天职院成都航空职院四川航天职院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地方政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核心产业对接运载火箭制造民航机务维修导弹装备研制
军工资质等级二级保密资格一级保密资格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院设置航天装备制造、电子测量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18个专业,其中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航天技术”领域骨干专业。构建“基础平台+航天模块+X证书”课程体系,开发《火箭总装工艺》《卫星测控技术》等特色教材。

指标宜宾航天职院行业平均
航天类专业占比65%28%
军工企业定制班8个2个
课程更新周期18个月36个月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现有专任教师32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2%,拥有全国技术能手5人、航天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近五年承担军工配套项目14项,横向课题经费超3000万元。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3%(行业平均31%)
  • 企业兼职教师:126人(均为航天七院工程师)
  • 专利授权量:年均65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体系

投入5.2亿元建设航天精密加工、航天电子设备装调等实训中心,配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卫星模拟测试系统等高端设备。创新“三级递进”实训模式:

  1. 基础技能训练(校内仿真工厂)
  2. 专项能力培养(企业轮岗实训)
  3. 综合项目实战(航天产品真实生产)
类别设备总值实训面积合作企业数
航天特训中心1.8亿2.2万㎡23家
常规实训基地8000万1.5万㎡45家

五、产教融合与就业质量

与航天七院共建“厂中校”,实施“订单+联合培养”模式。2023届毕业生进入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占比达72%,起薪高出省均值38%。

就业质量对比表
指标宜宾航天职院四川职院平均
国企就业率81%47%
对口岗位匹配度92%68%
三年留存率76%53%

六、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年均开展航天技术技能培训超1.2万人次,为老挝、泰国等国培养留学生86人。牵头成立“一带一路”航天职教联盟,输出《火箭铆接工艺》等5项国际课程标准。

  • 技术服务中心:年产值3000万元(航天七院外协项目)
  • 国际合作:与德国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共建“中德航天机器人学院”
  • 社会培训:承接军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300人/年

七、文化传承与特色发展

将“严慎细实”航天作风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技能大师+思政导师”双导师制。校园文化建设凸显三大特征:

  1. 航天精神可视化:建有航天功勋墙、导弹实物展陈馆
  2. 军事化管理:实行半封闭作息制度,晨训出操常态化
  3. 工匠文化浸润:设立“大国工匠工作室”12个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地方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但随着商业航天快速发展,学院正筹建“空天装备产业学院”,规划引入商业卫星测控、可重复火箭技术等前沿方向,力争打造航天职教改革标杆。

作为我国航天领域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宜宾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军工特色,已形成区别于普通高职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其“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实践,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标准输出等方面持续突破,更好服务航天强国战略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