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享有“千年盐都”美誉的四川省自贡市。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形成“工科为主、多学科协同”的办学格局。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成效显著,与自贡航空产业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
学院现有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开设涵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7个专业大类的38个高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校内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实训设备总值超1.5亿元。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支、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近年来,学院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学生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46项、省级奖项289项。通过“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毕业生人均持有1.8个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满意度达92%。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时间节点 | 发展事件 | 办学升级 |
---|---|---|
1978年 | 创建自贡市职工大学 | 成人高等教育起步 |
2005年 | 整合四所中职学校组建职业学院 | 开启全日制高职教育 |
2019年 | 入选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 |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专业集群 | 核心专业 | 产业对接方向 |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 | 自贡航空产业园、东方电气 |
数字经济 | 大数据技术、云计算 | 华为ICT学院、阿里云基地 |
现代服务 |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 | 自贡文旅集团、跨境电商综试区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
副高以上职称 | 216人 | 37.2% |
博士/硕士学位 | 389人 | 66.4% |
企业兼职教师 | 158人 | 26.8% |
四、教学资源与实践平台
学院建有“厂中校”式实训中心8个,其中航空精密制造实训基地配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高端设备,年承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超2000万元。与腾讯共建的数字工匠实验室实现“课堂-工场-云端”三维联动,开发虚拟仿真项目42个。
五、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 “订单班”覆盖中车集团、京东方等12家企业,年培养规模超600人
- 设立产业教授岗,聘请企业技术总监36人参与课程开发
- 建成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2个,引入企业设备价值超3000万元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横向技术服务到账经费年均增长25%,其中盐帮文化数字化保护项目获省级文化创新奖。累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万人次,助力自贡冷吃兔等地方美食产业标准化升级。
七、国际化办学进展
项目类型 | 合作院校 | 年度交流规模 |
---|---|---|
学分互认 | 泰国清迈大学 | 烹饪工艺专业30人/年 |
标准输出 | 老挝万象技术学院 | 数控技术课程包 |
师生研修 | 德国F+U教育集团 | 年派送20名教师 |
八、毕业生质量追踪
据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2022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78%,三年内晋升管理层比例23%。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中航工业成飞公司(年接收80人)、四川长虹电器(订单培养整建制班组)、自贡银行(设立“雏鹰计划”专项通道)。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在川南地区形成显著的职业教育竞争优势。其“车间课堂化、课堂车间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治理机制,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改革样本。随着“十四五”期间新基建专业群的布局完成,学校有望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