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德阳航空职业学院(德阳航职院)

德阳航空职业学院(德阳航职院)

德阳航空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德阳市。学院紧密围绕航空产业链办学,以培养航空装备制造、维修、服务等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特色模式。依托德阳“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区位优势,学院与中航工业、四川航空等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布局。现有飞行器制造、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应用等特色专业,实训设备价值超亿元,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作为西南地区航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学院在产教融合、技术技能积累方面成效显著,但相较于老牌航空院校,其在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上仍有提升空间。

德	阳航空职业学院

一、地理位置与校园建设

学院坐落于德阳广汉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812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校区毗邻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德阳校区及多家航空企业,形成区域航空教育集群。核心设施包括:

类别具体配置投入规模
实训中心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室、复合材料加工车间等12个专业实训场所累计投资1.2亿元
教学设备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航空模拟驾驶舱等先进设备总值达1.3亿元
生活配套标准化学生公寓(空调/独立卫浴)、航空主题餐厅、室内体育馆覆盖1.2万在校生容量

通过对比可见,学院硬件投入聚焦航空专业实操需求,但文化体育类设施覆盖率较同类院校偏低15%-20%。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航空+智能”专业体系,重点专业群覆盖航空全产业链。2023年招生专业达25个,其中省级重点专业占比36%。

专业群核心专业合作企业
航空制造飞行器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装配四川航空、中航工业成飞
航空维修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电气技术中国商飞成都基地、Ameco成都分公司
航空服务空中乘务、机场运行管理双流国际机场、川航培训中心

课程体系采用“1+X”证书制度,将AS9100航空质量标准融入教学,但通识课程占比仍达30%,存在专业聚焦度优化空间。

三、师资力量结构

学院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技术骨干与高校教师混编组建教学团队。

指标2023年数据行业对标
师生比1:18全国高职平均1:16
高级职称占比38%同类院校平均35%
企业兼职教师126人(占35%)行业领先水平(普遍20%-25%)

虽然企业导师比例较高,但教师博士学历仅占8%,在科研型师资储备上弱于本科层次航空院校。

四、就业质量分析

学院建立“订单班+定向培养”机制,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

年度就业率对口率国企就职比例
202194.7%81.2%63%
202296.5%83.5%67%
202397.2%85.8%70%

就业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学生向长三角、珠三角外流比例达28%,区域人才留存率有待提升。

五、产教融合实践

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实践平台,具体项目包括:

合作项目企业投入产出效益
航空精密零件加工中心设备价值2000万元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
无人机应用创新实验室研发经费500万元/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7项
航空维修技能认证中心CAAC认证资质年培训量超2000人次

相较而言,企业在设备捐赠方面的参与度高于联合研发,产学研协同深度仍需加强。

六、学生发展路径

学院构建“技能竞赛-学历提升-创新创业”三维发展体系,支持学生多元成长:

  • 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42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 专升本录取率从2019年8%提升至2023年15%,合作院校覆盖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本科高校
  • 孵化航空类创业项目37个,获省级双创资助项目9个,涉及无人机植保、航空材料检测等领域

但升学渠道仍以省内为主,跨省升学比例不足40%,限制学生视野拓展。

七、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院聚焦航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攻关,科研指标显示:

年份纵向课题(万元)横向技术服务(万元)技术交易额(万元)
2021185630210
2022240810340
20233101020480

横向技术服务收入增长显著,但SCI论文年均发表量仅15篇,学术影响力与本科院校存在明显差距。

八、国际化进程对比

学院通过引进国际航空认证标准(如EASA部件维修认证)提升国际化水平,关键指标如下:

项目当前状态对标院校案例
留学生比例0.8%(主要来自东南亚)厦门航空航天学院达5%
海外研修基地与德国HFA职教集团共建1个西安航院建有3个海外基地
国际认证课程开设CAPA航空法规等5门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达12门

国际化要素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师资互派、学分互认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机制。

德阳航空职业学院凭借区位优势和产教融合模式,在航空装备制造人才培养领域形成特色,但其发展受制于科研短板和国际化滞后。未来需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与航空主机厂所的联合攻关,同时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方能实现从技能培养向技术革新的跨越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