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昌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立足川东北地区、聚焦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以“产教融合、知行合一”为核心理念,依托巴中市平昌县区位优势,构建了“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目前开设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康养护理等6大专业群,其中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5个。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本地产业吸附率达65%,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平昌职业中学,2019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作为革命老区首个高职教育机构,承担着助力区域脱贫攻坚与产业升级的双重使命。办学定位聚焦“三区一基地”建设,即秦巴山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区、成渝双城经济圈产教融合示范区、西部“双创”教育改革试验区和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
关键指标 | 平昌通用职院 | 川北职业技术学院 |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
---|---|---|---|
建校时间 | 1985年(高职始于2019) | 1952年 | 1940年 |
办学层次 | 专科为主,中高职衔接 | 本科+专科 | 专科 |
核心服务区域 | 川东北秦巴山区 | 川北广元都市圈 | 川东达万经济带 |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产业导向型”专业集群,重点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现代服务三大领域。实施“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双螺旋课程改革,开发活页式教材12套,虚拟仿真实训项目覆盖率达78%。与京东、蜀道集团共建“厂中校”实践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 | 实训室配置 | 校企合作企业 |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 | 智能产线实训中心 |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 |
现代农业 | 园艺技术、农产品加工 | 智慧农业物联网实验室 | 中化现代农业 |
商贸服务 | 直播电商、智慧养老 | O2O创业孵化基地 | 京东西南分公司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建立“教授+工程师”协同教学团队。现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企业特聘导师45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2%。推行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年均完成技术攻关项目23项,专利成果转化收益超千万元。
师资结构 | 平昌通用职院 | 行业平均水平 |
---|---|---|
高级职称占比 | 38% | 30% |
硕士以上学历 | 67% | 55% |
企业实践经历教师 | 92% | 70% |
四、教学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累计投入2.3亿元建设智慧校园,建成5G+工业互联网实训平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数字化教学场所。校企共建“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配备价值3000万元的智能装备。图书馆纸质藏书量达45万册,数字资源覆盖率达100%。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构建“三级递进”就业服务体系,近三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78%以上。2023年雇主满意度调查达94.6%,创业率高于全省高职均值2.3个百分点。典型就业单位包括蜀道集团、京东物流、通威股份等龙头企业。
六、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牵头组建秦巴山区职教联盟,与32家企业签订战略协议。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技术咨询服务覆盖80余家中小微企业。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开发特色农业技术包15项。
七、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近三年立项市厅级以上课题47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8件。与地方政府合作完成《秦巴山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优化研究》等决策咨询报告12份。师生共创的“智能果蔬分选系统”实现技术转让收益280万元。
八、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
设立红色文化研学中心,开发《川陕苏区精神》等特色思政课程。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共建中德(平昌)跨企业培训中心,开展机械制造、康养护理等专业标准互认。年均接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考察团15批次。
作为革命老区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平昌通用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鲜明的区域办学特色。未来需在高端人才引进、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突破,更好发挥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枢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