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市高技职业技术学院二校区(广安职院二区)

广安市高技职业技术学院二校区(广安职院二区)

广安市高技职业技术学院二校区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自2018年建成以来,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快速崛起,成为川渝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校区占地86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开设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6大专业群,在校生规模突破1.2万人。其建设过程中深度融入广安市“同城一体化”发展战略,与重庆两江新区形成产业联动,构建了“校中厂+厂中校”双向赋能体系。硬件设施方面,实训设备总值达2.3亿元,涵盖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8%,企业兼职导师年授课量超4000学时。就业数据显示,2023届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3%,对口岗位匹配度较主校区提升19个百分点,凸显其二校区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核心价值。

广	安市高技职业技术学院二校区

一、区位布局与战略定位

广安市高技职业技术学院二校区选址于广安(深圳)产业园核心区,距成渝高速出口仅1.5公里,与比亚迪广安基地直线距离3.2公里,形成“校区-园区-厂区”三位一体空间格局。

对比维度 二校区 主校区 行业均值
地理半径覆盖产业带 15公里内含3个省级园区 30公里外无同类产业集群 25公里平均覆盖范围
政企合作项目数 23个深度合作实体 9个常规合作单位 15个行业平均水平
产教融合基金规模 年投入4800万元 年投入1200万元 年投入2000万元

二、专业集群建设特色

聚焦广安市“3+3+3”工业体系,形成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三大特色专业群,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训室配备价值800万元的ABB机器人工作站。

专业类别 二校区开设专业 主校区对应专业 区域需求缺口
智能装备 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 机电一体化 年缺口1200人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修、电池技术 传统汽修 人才供给不足40%
电子信息 SMT工艺、物联网应用 电子组装 技术迭代需求迫切

三、实训体系建设创新

构建“三级递进式”实训体系,投入1.6亿元建设智能工厂实训中心,引入企业真实生产流水线8条,实现教学场景与工作场景无缝衔接。

实训类型 二校区配置 主校区配置 行业先进标准
虚拟仿真 VR/AR设备200台套 基础CAD软件 全息投影实训室
企业实景 8小时轮岗制生产线 观摩式实训 智能化柔性生产线
创新创业 2000㎡创客工坊 500㎡孵化基地 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心

四、师资结构优化路径

实施“双百工程”引企入教计划,从长安汽车、京东方等企业引进技术骨干87人,形成“教授+工程师+技师”三维师资矩阵。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达35%,主校区仅为12%
  • 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增长40%,达1800万元
  • 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数量连续三年超主校区

五、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推行“学期分段+项目贯穿”培养方案,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42门,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实时对接。2023年订单班规模扩大至23个,覆盖学生1860人。

培养环节 传统模式 二校区改革 企业评价
理论教学 教室授课为主 项目化教室占比60% 适配度提升55%
实践教学 集中实训 工学交替周期制 技能熟练度提高40%
考核方式 试卷考试 产品验收+过程记录 岗位适应期缩短3周

六、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为广安市重点企业定制专项培训项目27个,技术服务中心年承接横向课题48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200万元。

  • 培训人次:较主校区增长2.3倍
  • 技术攻关:解决企业工艺难题89项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7%,专业对口率81.3%,较主校区分别提升8.2和15.5个百分点,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6%。

面对产业快速迭代压力,需解决三大核心问题:一是实训设备更新周期需缩短至18个月以内;二是企业新型学徒制覆盖率待提升至60%;三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2000万元资金缺口。

评价指标 二校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