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万善职业高中(以下简称“万善职高”)是川东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于嘉陵江畔的万善镇,依托武胜县农业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的区域优势,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和服务业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多次改制与扩建,现已成为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12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设有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机械加工等8个重点专业,在校生规模稳定在2500人左右。
万善职高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超75%。学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达25%。然而,受限于县域经济总量和财政投入,其在高端设备更新、专业集群化发展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万善职高前身为万善农业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职业高中,2015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锚定“服务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升级”的办学目标,形成“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三足鼎立的专业布局。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4-2007年 | 普通农业中学阶段 | 培养基础农业技术人才 |
2008-2014年 | 职高转型期 | 增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专业 |
2015年至今 | 省级重点建设 | 建成现代农业实训中心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实战”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就业方向 |
---|---|---|---|
现代农业 | 农作物生产技术 | 植保技术、农业物联网 | 家庭农场主、农业合作社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 | CAD建模、数控机床操作 | 机械加工企业 |
现代服务 | 中餐烹饪 | 川菜工艺、宴会设计 | 星级酒店、餐饮连锁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校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专任教师118人。通过“校企互聘”机制,构建了“理论+实践”双师型团队。
教师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实践经历 |
---|---|---|---|
专任教师 | 118 | 83% | 42人具备半年以上企业经历 |
企业兼职教师 | 24 | 17% | 来自机械制造、电商企业 |
高级职称教师 | 56 | 39% | 含3名省级骨干教师 |
四、学生发展路径分析
学校构建“升学+就业”双通道体系,2023年毕业生中,43%通过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57%直接进入就业岗位。
- 升学方向: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建立对口升学机制
- 就业方向:本地就业占比68%,长三角、珠三角占32%
- 创业支持:设立500万元创业基金,近三年孵化学生创业项目17个
五、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室36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
实训类别 | 面积 | 设备价值 | 合作企业 |
---|---|---|---|
现代农业实训中心 | 2000㎡ | 580万元 | 武胜县柑橘产业园 |
智能制造实训楼 | 1500㎡ | 920万元 | 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
电子商务实训室 | 800㎡ | 350万元 | 京东武胜仓储中心 |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探索“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定向就业”一体化模式,与32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覆盖70%毕业生。
- 订单班:如“比亚迪机电班”年均输送50人
- 学徒制:与武胜火锅协会联合培养川调师傅
- 工学交替:电子商务专业实行“上课3周+企业实践1周”循环制
七、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2项,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轮驱动格局。
培训类型 | 年培训量 | 主要对象 | 证书获取率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1800人次 | 返乡青年、种植大户 | 89% |
劳务品牌培训 | 1200人次 | 外出务工人员 | 93% |
退役士兵技能培训 | 500人次 | 退役军人 | 85% |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匹配度待优化(如新能源专业缺口)、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师资梯队断层等问题。建议通过以下路径突破:
- 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需求,增设新能源汽车维修等专业
- 争取省级财政专项支持,更新智能制造实训设备
- 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培养专业带头人
- 深化与重庆职业院校的学分互认机制
万善职高作为县域职业教育的代表,在服务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产教融合深度,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办学能级,为县域经济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