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成都师范学院第一幼儿园(成师院第一幼)

成都师范学院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成师一幼”)作为四川省内具有深厚师范教育背景的学前教育机构,依托成都师范学院的教育资源与科研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办园特色。该园以“儿童为本、科学启蒙”为核心理念,注重幼儿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构建了融合蒙台梭利教育、艺术素养培育及自然探索的课程体系。师资团队由高学历专职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研人员组成,师生比低于1:6,远超国家标准。硬件设施方面,园区占地超8000平方米,配备全息投影教室、户外生态探索区等现代化功能区域,连续五年在成都市幼儿园质量评估中位列前茅。其“高校+幼儿园”协同育人模式,不仅为幼儿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更成为区域学前教育改革的实践样板。

成	都师范学院第一幼儿园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成师一幼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成都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2008年随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正式更名。作为高校直属幼教机构,其办学目标聚焦于“打造学前教育研究与实践双重高地”,既承担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实训任务,又面向社会提供高品质幼儿教育。

维度成师一幼省级示范园均值普通公办园均值
建园时间65年42年28年
占地面积8200㎡6800㎡3500㎡
高校资源联动深度教研合作偶尔专家指导无固定合作

二、师资力量与教研能力

园区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35%,显著高于同类幼儿园。教师团队实行“双轨制”发展路径,既承担一线教学任务,又参与学院学前教育研究院的课题研究。

指标成师一幼市级示范园民办高端园
师生比1:5.21:6.81:4.5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8%15%12%
年度教研课题数12项4项2项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园区构建“三维一体”课程框架,基础课程采用部编版教材,特色课程包含科学探究、艺术表现、社会情感三大模块。每日教学活动实行“4+2”分段制,即4小时主题课程与2小时兴趣拓展。

课程类型成师一幼省级示范园国际双语园
科学实验课占比35%20%15%
艺术类选修项目8项5项12项
户外探索时长每日≥120分钟每日90分钟每日60分钟

四、硬件设施与安全配置

园区建筑按照《幼儿园建设标准》设计,功能分区明确。设有全息投影教室、恒温游泳馆、屋顶农场等特色空间。安全系统采用“三级防护”模式,包含生物识别入园、全域监控覆盖及每月应急演练。

  • 户外场地:含攀岩墙、湿地观察池等12个功能区
  • 特殊教室:科学实验室(3间)、创意美术室(2间)
  • 安全设备:人脸识别闸机(4处)、消防演练专用通道(6条)

五、健康管理与膳食标准

园区实行“营养师+保健医”双轨管理制度,每周食谱经成都师范学院食品科学系专家审核。食材采购来自定点有机农场,每季度公示供应商资质。幼儿体检数据接入学院健康大数据平台,异常情况即时预警。

项目成师一幼区级公办园
餐食留样时间48小时24小时
每日水果供应量150g/生100g/生
年度健康讲座12场4场

六、家园共育与社区服务

建立“三位一体”共育机制,通过家长学校、亲子工作坊、线上成长档案等方式深化家校互动。每年开展“高校资源进社区”活动,向周边居民开放早教课程与育儿讲座超50场次。

  • 家长参与率:92%(远高于75%的省级平均水平)
  • 特色服务:毕业生跟踪指导至小学二年级
  • 社区辐射:承接3个街道的公益早教项目

七、收费体系与普惠措施

作为公办幼儿园,保教费严格按照成都市发改委核定标准执行。针对教职工子女、援疆援藏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设有减免政策,近三年累计减免费用超80万元。

项目收费标准减免比例
保教费360元/月低保家庭全免
伙食费28元/天二胎家庭减半
延时服务费免费全员覆盖

八、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包括:主城区用地紧张制约规模扩张、师资培养体系需对接国际认证标准、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应用瓶颈。对此,园区计划联合高校共建“智慧幼教”实验室,试点AI辅助教学系统,并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升团队专业化水平。

成都师范学院第一幼儿园通过整合高校资源、创新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建设,已形成“教育实践-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其经验表明,高校附属幼儿园在推进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需持续突破体制机制限制,深化产教融合,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2905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