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攀枝花成人幼师职业学校(攀幼师成人职校)

攀枝花成人幼师职业学校是四川省攀枝花市唯一一所以培养幼儿教育人才为核心职能的公办职业学校。学校依托攀西地区教育资源,聚焦学前教育领域,形成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作为区域性幼教人才输送基地,该校年均培养幼师专业人才超5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在川滇交界地区具有显著影响力。

攀	枝花成人幼师职业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拥有标准化实训室23间、多媒体教室全覆盖的教学硬件。师资队伍呈现“双师型”特征,现有教职工127人中,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双证”教师占比达78%。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艺术教育等核心专业,构建了“基础能力+专项技能+岗位实践”三级课程体系。

通过“校-园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42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建立深度合作,形成“1年校内学习+1年跟岗实训”的培养模式。近年来累计为攀枝花及周边地区输送幼教人才3200余人,其中83%的毕业生在入职3年内晋升为幼儿园骨干教师。

对比维度攀枝花成人幼师职业学校四川其他地市同类学校全国平均水平
师生比1:151:18-201:22
实训设备价值(万元)28001500-20003500
校企合作幼儿园数量42家25-35家50+

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学校锚定“服务西南山区学前教育”的战略定位,重点培养具备“保教融合”能力的基层幼教工作者。相较于普通师范院校,其课程体系增加山区教育模块,包含彝汉双语教学、乡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等特色内容。与成都、绵阳等地同类学校相比,更注重适应高原河谷地区的教育需求。

专业建设特色

  • 核心专业:学前教育(省级重点专业)、早期教育(市级特色专业)
  • 延伸方向:儿童心理健康指导、幼儿园管理
  • 创新课程:山地户外游戏设计、民族地区家园共育

通过对比发现,该校专业设置中“民族地区教育”相关课程占比达35%,显著高于省内同类院校平均20%的水平。

师资结构分析

职称结构高级教师中级教师初级教师
攀枝花校35%42%23%
四川均值28%48%24%

数据显示,该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全省中职学校均值高出7个百分点,尤其在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领域,聘请了8名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教学实践体系

构建“四阶递进”实践教学链条:

  1. 第1学期:校内模拟幼儿园实训
  2. 第3学期:周边乡镇幼儿园见习
  3. 第5学期:主城区示范园顶岗实习
  4. 毕业前:独立承担教学活动考核

对比发现,该校实践教学占比达总课时的55%,高于国家标准(40%),且采用“双导师制”(学校教师+幼儿园园长)进行全程指导。

就业质量追踪

指标2022届2021届行业均值
对口就业率96.8%95.2%89%
起薪水平3800-4500元3600-4200元3500-4000元
3年内留任率89%82%75%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攀枝花及周边7个区县,85%进入公立幼儿园,12%进入民办普惠园,3%自主创业开办托育机构。

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幼教培训项目12个,覆盖凉山州、丽江市等周边地区教师1200人次。开发“民族地区亲子游戏资源包”等特色培训产品,承接教育部“幼师国培计划”项目,形成“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双轮驱动模式。

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 硬件局限:实训场地面积仅满足当前规模的80%需求
  • 区位劣势: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难度大于平原城市
  • 转型挑战:应对托育机构人才需求变化的响应速度待提升

未来拟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深化与云南高校的跨省合作、增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实现突破。

经过三十年发展,攀枝花成人幼师职业学校已形成鲜明的山地幼教人才培养特色。其“扎根基层、服务民族地区”的办学理念,在破解西南山区幼教人才短缺问题上成效显著。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学校正面临扩大办学规模、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新机遇。建议持续强化“校-政-企-园”四方联动机制,将民族地区教育优势转化为区域职教品牌,为西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644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