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传统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其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创办的保宁府师范学堂。作为川东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该校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特色,形成了"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三位一体的办学定位。截至2023年,学校占地面积280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设有五年制大专、三年制中专等多层次教育体系,在校学生规模稳定在6000人左右。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构建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涵盖早期教育、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专业群,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0%。师资队伍呈现"双师型"特征,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35%,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占比20%。教学设施方面,建有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现代化教学空间,生均教学设备值突破8000元。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超过85%,形成"校-园协同"的育人模式。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历经晚清师范学堂、民国省立师范、新中国中等师范等发展阶段,2008年转型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当前定位为"培养基层幼教人才摇篮、川北学前教育资源中心、乡村教师发展服务基地",形成"厚基础、强技能、重融合"的培养特色。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性质 |
---|---|---|
1903-1949 | 保宁府师范学堂创建 | 旧制中等师范 |
1950-1999 | 更名为阆中师范学校 | 新型中等师范 |
2000-2023 | 升格幼儿师范高等专科 | 高职专科院校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构建"1+N"专业集群,以学前教育为主体,拓展婴幼儿托育服务、数字媒体艺术等新兴专业。实施"三阶递进"课程模式:基础能力层(通识课程)、专业核心层(领域课程)、实践创新层(岗位课程)。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技能证书 |
---|---|---|
学前教育 | 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 | 幼儿教师资格证 |
早期教育 | 婴幼儿发展评估、亲子活动指导 | 育婴师资格证 |
艺术教育 | 幼儿舞蹈创编、儿童戏剧表演 |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双百工程":引进百名硕士及以上青年教师,培育百名骨干教师。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幼儿园一线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占42%,省级教学名师3人,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师资类型 | 数量 | 占比 |
---|---|---|
正高级职称 | 28 | 15% |
副高级职称 | 76 | 39% |
硕士研究生 | 132 | 68% |
行业兼职教师 | 45 | 23%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建成"四中心一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儿童发展评估中心、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心、数字教育资源中心、艺体能力训练中心及附属幼儿园实训基地。配备智能交互平板、VR保育模拟系统等先进设备。
五、学生培养质量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142项,毕业生普通话二甲通过率98.7%,保育员资格证获取率100%。建立"校-园-企"三方评价机制,用人单位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六、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国培计划800人次,开发《川北民间游戏资源库》等特色培训项目。与地方政府共建乡村振兴幼教帮扶体系,定点支援32所乡镇幼儿园师资建设。
七、产教融合实践
牵头成立嘉陵江学前教育联盟,与56所幼儿园建立"双主体"育人机制。推行"学期分段式"实习模式,开发《幼儿园一日生活标准化流程》等校企合作课程资源。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要求,存在高层次学历教育短板、数字化转型压力等问题。规划建设幼儿保育学院,推进"中-高-本"贯通培养,建设智慧幼教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经过百余年发展积淀,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师范学校已形成鲜明的基层幼教人才培养特色。在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服务区域教育发展的能力,为基层幼儿园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师资,在川东北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