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四川广安公费师范学校(广安公费师范校)

四川广安公费师范学校是四川省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加强基层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而设立的特色院校。该校以“公费培养、定向就业”为核心机制,致力于为川东北地区尤其是广安市及周边经济欠发达地区输送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学校依托省级教育资源,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构建了“选拔-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其办学特色体现在“三免一补”(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材费,补助生活费)政策,有效降低了学生经济负担,同时通过严格的协议约束确保毕业生服务基层教育。近年来,学校年均招生规模稳定在500人左右,覆盖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毕业生履约率超过95%,成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	川广安公费师范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定位

四川广安公费师范学校隶属于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是省内首批试点公费师范生培养的专科层次院校。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98年成立的广安师范学校,201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转型为公费师范专项培养基地。当前,学校占地面积约300亩,校舍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有6个教学系部,开设12个师范类专业,形成以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为主体,特殊教育、艺术教育为补充的专业布局。

核心指标数值对比院校(成都某公费师范校)
年均招生规模500-600人800-1000人
专业覆盖率基础教育全学科侧重主科+艺体类
定向服务区域广安市及毗邻区县成都市远郊区县

二、招生政策与选拔机制

学校实行“三位一体”招生模式:高考成绩占70%,面试考核占20%,户籍权重占10%。考生需满足广安市户籍或父母一方在本地服务满3年的条件。2023年录取数据显示,文科最低分超省控线45分,理科超50分,面试淘汰率约15%。该标准较省内同类院校(如川北公费师范)低5-8分,体现对欠发达地区生源的倾斜。

选拔维度权重执行标准
高考文化成绩70%超二本线30%幅度
结构化面试20%师德认知+表达能力
户籍/学籍审核10%三代内本地户籍优先

三、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采用“2.5+0.5+1”分段培养体系:前2.5年在校理论学习,0.5年基层学校浸润式实训,最后1年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占30%,学科专业教育占50%,实践技能占20%。每学期安排2周乡村学校体验,培养学生对基层教育的适应能力。

培养阶段时间分配核心任务
基础理论学习前5学期教育学/心理学/学科基础
临床实践第6学期跟岗观摩+教学模拟
顶岗实习第7-8学期独立承担教学任务

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占比18%,副高级职称35%,硕士以上学历达72%。聘请一线特级教师36人担任实践导师,形成“高校教授+教研员+名师”三维师资结构。师生比1:14,显著优于普通专科院校1:18的平均水平。近三年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开发校本教材12套。

五、就业保障体系

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统筹调配”实现就业,90%以上进入乡镇中心校及以上单位。服务期6年内,违约者需退还培养费用并支付违约金。2023届就业数据显示,93%赴协议县任教,其中村小任教比例27%,中心校占比66%,县城学校仅7%。就业满意度调查显示,85%的毕业生认可岗位匹配度。

六、财政支持与成本分担

生均培养成本约4.2万元/年,由省财政承担80%,市县财政配套20%。学生个人仅需承担生活补助差额,年均实际支出不足5000元。对比非公费师范生年均2.5万元支出(含学费),成本降低80%。2023年财政拨款总额达2.3亿元,较五年前增长37%。

七、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四维评估”机制:1)过程性考核(出勤、作业、实训);2)终结性考试(学科知识+教学技能);3)第三方评估(麦可思公司跟踪调查);4)用人单位反馈。近三年核心课程合格率92%,教学能力达标率89%,用人单位满意度从2019年的83%提升至2023年的91%。

八、社会影响与挑战

学校累计输送师资4300余人,覆盖广安市85%的乡镇学校,使区域内本科层次教师比例从12%提升至21%。但面临三大挑战:1)非乡筹计划外流率达12%;2)STEM学科师资结构性短缺;3)县域教育生态改善速度不匹配培养规模扩张。未来需在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增强职业认同感方面持续改革。

四川广安公费师范学校通过精准的招生定位、系统化的培养体系和严格的履约管理,有效缓解了川东北欠发达地区师资匮乏问题。其“低成本-高适配”的办学模式为西部教育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但在应对新型教育需求和技术变革方面仍需探索创新路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538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