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东校区(四川幼师高专东区)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东校区作为该校重要教学基地,依托江油市教育资源与地理优势,构建了以学前教育为核心、多专业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校区占地180亩,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拥有全真幼儿园实训中心、数字化音乐舞蹈教室等特色设施,配备钢琴300余架、蒙台梭利教具室等专业教学资源。现有在校生4300余人,专职教师21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达65%。通过“校-园-企”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对口率超85%,形成“理论+实践+创新”的闭环培养体系。校区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开设蜀绣、川剧脸谱等非遗课程,同时引入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数字化教学手段,实现传统师范教育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

四	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东校区

一、基础概况与区位优势

指标东校区西校区川南幼专对标
占地面积180亩(含实训基地)150亩200亩
建筑面积8.2万㎡6.8万㎡9.5万㎡
区位特征江油市区,毗邻李白故居绵阳市区,近科技城宜宾临港经济区
交通配套宝成铁路江油站3km,G5京昆高速入口5km绵阳南郊机场15km宜宾菜坝机场8km

东校区地处成渝经济圈北部腹地,依托江油市全国文明城市的文化底蕴,形成“校区-景区-社区”联动发展模式。相较于主校区,其独立运营的实训幼儿园数量增加27%,生均教学设备值达1.2万元,在川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二、教学资源配置

类别数量特色说明
实训基地5大中心(含2所附属幼儿园)全真幼儿园场景模拟系统
专业教室126间含奥尔夫音乐教室、感统训练室
数字资源省级精品课程9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覆盖率78%
图书资源28万册(含电子资源)学前教育专题数据库3个

教学设施突出幼教特色,建有国内领先的婴幼儿行为观察实验室,配备眼动仪、动作捕捉系统等科研设备。音乐类课程实行“一人一琴房”教学模式,舞蹈教室采用国际标准弹性地板,满足芭蕾舞、中国舞等多元教学需求。

三、师资结构与教研实力

维度东校区全省高职均值
高级职称占比38%28%
硕士以上学历65%47%
双师型教师82%59%
省级教学成果6项(近五年)3.2项/校

师资队伍呈现“三高三化”特征:高学历(硕士及以上占65%)、高职称(副高以上38%)、高水平(双师型教师达82%)。近五年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项14项,开发校本教材27部,其中《学前儿童游戏设计》入选国家规划教材。

四、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 核心专业布局:以学前教育为龙头,构建“一核两翼”专业群,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填补区域空白
  • 课程创新:实施“三阶递进”课程体系(基础技能→专项提升→综合应用),开发《川渝地区民间游戏资源库》等特色课程
  • 教学改革:推行“1+X”证书制度,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92%,居全省前列

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国家生育政策调整,2023年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方向班,构建从0-3岁托育到老年康养的全生命周期教育链条。课程考核引入幼儿园真实情境任务,学生作品被本地40余家园所采纳使用。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指标2023届2022届2021届
初次就业率96.8%95.2%93.7%
对口就业率87.6%84.5%81.2%
专升本比例18.3%16.7%15.4%
雇主满意度94.2分92.8分91.5分

就业网络覆盖川渝地区300余家优质园所,与金苹果、伊顿等高端幼教集团建立订单培养关系。2023年毕业生月薪平均达4680元,较全省高职平均水平高18%。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创办的“童趣坊”幼儿文创工作室获省级孵化项目立项。

六、校园文化与育人特色

  • 文化传承:开设蜀绣、绵竹年画等非遗选修课,组建“童声川剧社”传承地方文化
  • 品牌活动:连续12年举办“未来教师风采大赛”,发起川渝幼教学子技能邀请赛
  • 劳动教育:建设“耕读园”劳动实践基地,将植物认知课程与农耕体验结合

创新实施“三全育人”工程,构建“专业导师+生活导师+心理导师”三维辅导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获评四川省高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开发的《幼儿教师情绪管理》慕课被多校采用。

七、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

项目年度数据成效亮点
职业培训年均4300人次覆盖藏区幼教骨干培训项目
横向课题到账经费287万主导制定《川北地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标准》
技术帮扶结对68所乡镇园所输出环境创设方案127套
社区服务年均8300小时“大学生志愿者联盟”获团中央表彰

牵头成立“涪江流域幼教协同发展联盟”,实现区域内师资共享、课程共建。与京东合作开发“智慧幼教”大数据平台,为300余家园所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疫情期间免费开放在线课程资源,访问量突破50万人次。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展望

  • 现存瓶颈:生均实训工位数0.75(省标0.6),但高端智能教具更新周期需缩短至3年以内;高层次人才引进面临周边高校竞争压力
  • 升级路径:筹建川东北幼教产业学院,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深化与重庆师范大学“3+2”联合培养项目
  • 目标定位:建设西部幼教人才供给高地,打造“园长型”人才培养摇篮,力争进入全国幼专综合实力前十强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要求,东校区正加快推进“五个转型”:从单一学历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型,从传统师范向数字师范转型,从区域服务向跨省协同转型,从经验传承向科研创新转型,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通过实施“名师领航”“数字赋能”“产教融通”三大工程,持续巩固在西南地区幼教领域的标杆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6538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