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升本院校(四川幼师升本)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高职院校,其升格为本科院校的规划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学校始建于1903年,历经多次转型,现已形成以学前教育为核心,涵盖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等14个专业的办学体系。截至2023年,校园占地380亩,在校生规模达6800人,其中师范类专业占比超85%。在四川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该校升本工作已纳入《四川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核心指标如生师比(16:1)、硕士以上教师占比(62%)、科研经费(年均800万元)等均达到教育部本科院校设置标准。然而,相较于浙江、河北等地已升格的同类院校,其在学科覆盖面、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四	川幼儿师范高等升本院校

一、历史沿革与升本基础

学校前身为川北幼儿师范学校,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专科层次。2015年启动“专升本”筹备工作,2020年通过四川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考察。当前升本核心指标完成度如下:

评估指标四川幼专现状本科院校标准差距分析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6800人≥8000人需新增1200人
专任教师硕博比62%≥60%达标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值0.85万元≥0.4万元超标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23个≥15个达标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专业3个,拟升格后增设小学教育、艺术教育等本科专业。与同类院校对比显示:

对比维度四川幼专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浙师大行知学院
本科专业数量拟设5个12个22个
教育学门类覆盖率78%65%92%
省级一流课程8门15门28门
跨学科选修模块3个7个12个

三、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通过“双百博士引进计划”,学校计划三年内使博士占比达25%。当前师资结构特征如下:

类别现有数据升本目标提升路径
正高职称教师42人≥60人柔性引进+培养
行业领军人才8人≥15人幼儿园名园长聘任
双师型教师78%≥85%企业实践强化
海外研修经历教师15%≥30%国际合作项目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实施“三阶递进”培养方案:

  • 基础阶段:通识教育+职业认知(第1-2学期)
  • 强化阶段:专业核心课+园校协同(第3-5学期)
  • 提升阶段:顶岗实习+学位论文(第6学期)

对比数据显示,该校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5%),但初次就业薪酬(4200元/月)较江浙地区同类院校低15%。

五、科研能力与成果转化

近五年纵向科研项目增长趋势明显,但横向课题占比偏低:

年份纵向课题横向课题专利授权
201928项12项4件
202256项18项11件
202368项22项15件

与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相比,横向科研经费占比低12个百分点,校企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六、硬件设施升级需求

对照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标准,关键指标差距如下:

项目现有条件评估标准缺口说明
生均图书册数65册≥100册需增购35万册
智慧教室比例30%≥50%改造60间教室
校外实习基地85个≥120个拓展35个基地
体育馆面积4800㎡≥8000㎡新建综合馆

七、社会服务效能提升

学校年均开展国培项目12个,培训幼儿教师3000人次,但高端培训占比不足:

培训类型2022年2023年增长率
园长资格培训420人580人38%
骨干教师研修680人820人21%
转岗培训920人750人-18%
国际认证培训15人68人387%

对比显示,国际蒙特梭利认证等高端项目增长迅速,但总量仍低于发达地区同类院校。

八、挑战与应对策略

学校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川内高校竞争激烈,成都地区已有5所师范类本科院校;二是学前教育硕士点申报难度大,全省仅有2所高校具备该资质;三是应用型转型压力,需平衡学术性与职业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争取省级专项债支持,三年投入8亿元用于新校区建设
  • 与西华师范大学共建联合培养机制,共享教育资源
  • 重点打造“智慧幼教”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特色学科群
  • 建立“园校共同体”,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通过对标教育部标准、借鉴成功案例、聚焦内涵建设,有望在“十五五”期间建成特色鲜明的幼儿师范大学。未来需重点突破学科壁垒,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政校行园”四位一体发展格局,为西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8107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