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乐山职院环境)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乐山职院环境)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校园占地800余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融合现代建筑风格与自然生态景观。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院以“山水校园·智慧职教”为理念,构建了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三大功能板块,配备先进的实训设备和智慧化管理系统。现有在校学生1.2万余人,开设45个高职专业,形成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文旅康养为核心的专业集群。校园内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图书馆藏书90万册,数字化资源覆盖率达100%。近年来,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与华为、京东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彰显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乐	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

一、地理与规划布局

学院坐落于乐山市中区青江片区,毗邻岷江与青衣江交汇处,距乐山大佛景区8公里,交通便利。校园采用“一轴两翼”空间布局:以中央景观轴串联教学区与生活区,东翼为理工实训组团,西翼为人文艺术组团。

区域 占地面积 主要功能
教学核心区 120亩 教学楼群、图书馆、行政楼
实训基地 200亩 智能制造车间、医护实训中心、数字商业实训室
生活区 300亩 学生公寓、食堂、文体中心

二、专业建设体系

学院构建“三级递进”专业体系,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专业梯队。其中,护理、光伏材料制备技术、电子商务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骨干专业,覆盖医养、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

专业类别 重点专业数量 校企合作项目
智能制造 8个 华为ICT学院、京东电商产业学院
医养健康 5个 乐山市人民医院教学医院、老年护理实训中心
数字经济 6个 阿里云大数据实训室、跨境电商孵化基地

三、师资队伍结构

学院实施“双百工程”计划,通过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和培养校内教师双轨并行。现有专任教师680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18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3%。

教师类型 人数 占比
正高职称 45 6.6%
副高职称 182 26.8%
中级职称 320 47.0%
企业兼职教师 150 22.1%

四、实训资源配置

学院打造“厂中校、校中厂”实训模式,建成2.5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实训大楼。实训设备总值达3.2亿元,涵盖智能制造、医护模拟、数字商业等场景。

实训类型 设备价值(万元) 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8500 四川德恩精工、长城汽车
医护实训基地 6200 乐山市红十字会医院、美年大健康
数字商贸实训室 4800 京东西南分公司、字节跳动

五、学生发展支持

构建“四位一体”成长体系,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47项。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支持1.2万余名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支持项目 覆盖人数 成果统计
技能大赛 3200人/年 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89项
专升本通道 1500人/年 录取率78.5%
创业孵化 230个项目 带动就业1200人

六、智慧校园建设

投资1.5亿元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5G网络全覆盖,搭建“乐职云”平台集成教务管理、实训预约、图书借阅等30余项服务。

系统模块 应用场景 用户活跃度
智能教学系统 课堂考勤、资源推送 日均使用2.1万次
实训预约平台 设备预约、过程记录 周均预约1800次
图书借阅系统 电子资源访问、跨馆借还 月均访问量45万次

七、校园文化特色

以“工匠精神+嘉州文化”为核心,打造“一院一品”文化矩阵。每年开展“技能文化节”“非遗传承月”等特色活动,形成15个学生社团品牌。

  • 川江号子传承社:获省级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
  • 智能制造创新社:研发3D打印嘉州古城模型
  • 峨眉武术研习社:代表学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

八、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次,技术服务到款额突破3000万元。与乐山高新区共建“锂电材料产业学院”,为区域经济输送技术人才。

服务项目 年度数据 社会效益
企业新型学徒制 培训1800人 覆盖56家本地企业
科技攻关项目 立项42项 技术交易额1200万元
社区教育服务 开展讲座240场 惠及居民3.6万人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山水融城”的生态校园建设、“产教共生”的专业布局、“虚实结合”的实训体系,形成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其“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双师双能”的师资培育模式、“智慧+人文”的治理体系,为新时代职业院校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学院需在国际化合作、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增强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