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元市电力职业技术学校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由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主导创办,依托广元市区域能源产业优势,深度聚焦电力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校地处广元市利州区雪峰教育园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拥有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省内领先的实训设施。作为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学校构建了“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与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大唐广元风电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85%以上进入电力系统相关岗位。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广元市电力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2014年,是川北地区唯一以电力能源为特色的中职学校。学校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开设发电与输电技术、电力工程管理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75%。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形成“入学即入岗、毕业即顶岗”的育人闭环。
指标 | 广元市电力职校 | 四川水电职校 | 乐山电力技校 |
---|---|---|---|
办学性质 | 国网直属公办 | 省属公办 | 地市级公办 |
电力专业占比 | 83% | 65% | 50% |
实训设备价值 | 1.2亿元 | 8000万元 | 4500万元 |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学校构建“电力核心+智能拓展”专业群,形成“强电为主、多能互补”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包括《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等,采用“理论+虚拟仿真+实景操作”三维教学模式。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主干课程 | 职业认证 |
---|---|---|---|
电力系统类 | 输配电工程技术 | 电力安全规程、配电网自动化 | 高压电工证 |
新能源类 | 风电场机电设备运维 | 风力发电机组检修、新能源并网技术 | 风电运维工程师认证 |
智能电网类 | 电网大数据应用 | 电力物联网技术、智能巡检系统 | 无人机驾驶员执照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13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电力企业工作经历的占68%,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建有省级精品在线课程7门,开发《变电站倒闸操作虚拟实训》等XR教学资源包。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典型特征 |
---|---|---|---|
企业兼职教师 | 42 | 30.8% | 来自国网、华电等企业技术骨干 |
高级职称教师 | 48 | 35.2% | 含电力工程师、注册电气师 |
“双师型”教师 | 91 | 66.9% | 同时持有教师资格证与职业资格证 |
四、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成“三站两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包括110kV智能变电站实训站、配电网运维实训站、新能源发电实训站,以及电力安全应急演练中心、智能电网技术中心。与广元供电公司共建“现场工程师协同培养基地”,实现“工学交替”培养。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2023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2.6%,主要输送至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及下属单位。开展“电力扶贫光明行动”,为偏远地区培养配电运维人员436名。年均承接电力行业培训超1.2万人次,包括带电作业、无人机巡检等高端项目。
六、技术创新与竞赛成果
学校设立智能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取得“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力组)一等奖2项,省级技能竞赛奖项27项,特别是在“变电站值班员”赛项形成明显优势。
七、学生发展与升学通道
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工业学院签订“3+2”联合培养协议。2023年专升本录取率达28.5%,较全省中职均值高出16个百分点。设立“电力工匠奖学金”,累计资助优秀学生160余万元。
八、区域经济贡献与挑战
学校年均为广元市输送电力技术人才600余名,支撑剑阁风电基地、昭化光伏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但面临新能源技术迭代快、智能电网人才标准升级等挑战,需加强“人工智能+电力”复合型人才培养。
广元市电力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精准对接电力产业链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其“校中有站、课中有岗”的实践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职校“工学分离”痛点。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学校正着力打造“电力元宇宙实训室”等新型教学场景,未来有望成为西部电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