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泸州技校有哪些学校(泸州技校名录)

泸州技校有哪些学校(泸州技校名录)

泸州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其技工教育体系以服务区域产业经济为核心,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技能人才培养格局。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7所公办技工院校和3所民办职业技能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技校2所、省级示范校3所。这些学校依托泸州“中国酒城”和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构建了以酿酒、机械加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年均培养技能人才超1.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

泸	州技校有哪些学校

从办学定位看,泸州技校呈现“一核多元”发展态势: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辐射带动市级公办校与民办机构协同发展。各校在专业设置上紧密对接泸州四大千亿产业集群(白酒、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例如,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聚焦智能制造,而泸州技工学校则深耕传统酿造技艺传承。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全市技校系统拥有正高级讲师46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2%。实训条件上,共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中心5个,设备总值超3.5亿元。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泸州技校毕业生在川渝地区制造业企业中认可度持续提升,部分特色专业订单班录取线甚至超过本科线。

学校名称办学性质核心专业实训设备值(万元)合作企业数量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办高职酿酒技术、机电一体化12,00086家
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公办中职数控技术、电子商务7,80062家
泸州技工学校公办技工食品检验、焊接加工5,20045家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泸州技校体系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泸州工业技工学校,历经三次重大教育改革形成当前格局。现有院校中,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升格为高职,成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保留中职主体,侧重基础技能培养;民办性质的江阳职业技术学校则通过“校中企”模式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

专业布局与产业匹配度

各校专业设置呈现明显梯度特征:

  • 第一梯队: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智能酿酒装备、酒类品鉴等前沿专业
  • 第二梯队:市级中职校重点建设机械加工、电子电工等通用工种
  • 第三梯队:民办机构聚焦家政服务、烹饪等民生领域
数据显示,酿酒类专业在校生占比达28%,装备制造相关专业稳定在35%左右,与泸州支柱产业人才需求高度吻合。

专业大类开设学校数量年招生规模对口就业率
加工制造类6所1,520人97.3%
信息技术类4所860人95.1%
旅游服务类3所480人92.6%

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全市技校系统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通过德国“双元制”培训、企业实践轮岗等方式强化教师能力。2023年数据显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达68%,较五年前提升22个百分点。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率先推行“大师工作室”制度,聘请12名国家级技能大师驻校指导。

实训体系建设

各校累计投入2.3亿元建设实训基地,形成“校-园-企”三级联动体系。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与华为共建ICT实训中心,设备更新率保持每年15%;泸州技工学校打造白酒品评虚拟仿真实验室,填补行业教学空白。政府主导的泸州产教融合园区已入驻8家企业,提供真实生产环境。

实训类型设备总值(万元)年实训人次企业参与度
智能制造实训8,2006,50078%
现代服务业实训3,8004,20065%
传统工艺实训2,5003,10092%

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泸州技校毕业生呈现“三高一宽”特点:高薪(起薪超5000元占比41%)、高对口率(专业相关度82%)、高留泸率(68%)。升学方面,高职单招录取率达79%,其中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五年一贯制”试点班本科升学率突破35%。

社会服务能力

各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覆盖白酒酿造、农村电商等特色项目。泸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牵头组建的“长江酿酒职教集团”,吸纳川滇黔32家企业参与。民办机构则通过“技能扶贫”项目,累计帮助4,200名建档立卡户掌握就业技能。

挑战与发展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迭代滞后(新兴专业占比不足20%)、高端实训设备缺口(关键领域缺口率31%)等问题。未来将重点推进“三个转型”: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单一技能培养转向复合型人才培育,从区域服务转向成渝双城战略支撑。预计到2025年,建成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5个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

泸州技校体系通过六十年发展积淀,已形成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坚实人才底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各校正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重构“专业-产业”生态圈,为西部职教改革提供“泸州样本”。随着川南经济区加速崛起,这一技能人才培养矩阵将持续释放动能,助力泸州建设新时代工匠之城。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