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建筑技术职业学校(四川建筑职校)

四川建筑技术职业学校(四川建筑职校)

四川建筑技术职业学校是一所以建筑工程为核心,深度融合产教资源的高职院校。学校依托四川作为西部建设核心区的地理优势,紧密对接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等新兴领域,构建了“工学交替、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在校生规模超1.2万人,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等12个特色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占比达40%。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突破65%,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3个,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尤其在西南地区大型建筑企业中认可度较高。

四	川建筑技术职业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5年创建的四川省建筑工程技工学校,2012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开启规模化发展。办学定位聚焦“西部建筑产业人才供给基地”,形成“技术+管理”双核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规模
1985-2005技工教育阶段,主打施工技能培训在校生不足2000人
2006-2012筹建高职院校,新增建筑设计类专业中职与高职并行发展
2013至今获批省级示范校,启动产教融合园区建设全日制高职生突破1.2万人

二、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建筑全产业链”专业群,覆盖设计、施工、造价等环节。核心课程引入1+X证书标准,如BIM建模、装配式施工等。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就业方向证书匹配率
工程技术类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安全员92%
管理服务类建设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项目经理、造价师85%
数字技术类建筑信息化(BIM)、智能建造BIM工程师、数字化管理员78%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校企双聘”机制优化师资结构,聘请行业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年均选派50人次赴工地挂职。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企业经历要求代表成果
双师型教师65%3年以上项目经验主编省级工法5项
企业兼职教师28%一级建造师资格参与教材开发12本
博士学历教师7%科研课题负责人发表EI论文23篇

四、教学资源配置

校内建有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装配式建筑实训馆等场景化教学空间,设备总值达1.8亿元。与中建西部建设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47个。

  • BIM协同创新中心:配备Revit、Tekla等软件集群,可模拟超高层建筑全生命周期
  • 装配式实训工坊:涵盖预制构件生产、吊装全流程,年培训量超3000人次
  • 智慧工地实训区:集成无人机巡检、AI安全监控等物联网设备

五、产教融合实践

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成都建工等企业联合开展“订单班”。近三年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23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千万元。

合作形式参与企业覆盖专业学生受益面
订单培养中建三局西南公司建筑工程技术年均120人
产学研联盟四川省装配式建筑协会智能建造专业群800+学生参与项目
实训基地共建广联达科技建设工程管理提供BIM认证培训

六、学生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技术+管理”复合型发展特征,升学与就业并重。2023届毕业生中,专升本录取率达27%,进入西南交大等本科院校深造。

发展渠道比例典型去向平均起薪
直接就业68%中建系统、四川路桥5200元/月
专升本27%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专业-
自主创业5%装饰工程、建材供应初期投入10-50万

七、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三方督导”机制,由教务处、企业专家、学生代表组成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近五年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1%以上。

  • 教学诊断:每学期发布《教学质量白皮书》,整改合格率100%
  • 技能抽查:省级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位列同类院校前3
  • 校友反馈:通过APP平台收集建议,优化课程32门次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需加快建筑机器人应用等新方向布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基建人才红利,学校正筹备“绿色低碳建筑”微专业群。

核心挑战应对策略预期目标
传统工种萎缩增设智能建造专业方向2025年相关专业招生占比提至40%
区域竞争加剧深化与重庆高校学分互认实现3门核心课程资源共享
技术迭代加速建设AR远程实训系统覆盖80%实践教学场景

四川建筑技术职业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在西部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建筑类高职教育特色。其“双师型”师资培育机制、紧贴产业需求的专业动态调整能力,以及“岗课融通”的教学改革实践,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未来需在数字化升级和跨区域协同发展上寻求突破,以巩固其在西南地区建筑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