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慧明中等专业学校阆中校区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阆中市。作为慧明教育集团旗下的分校,该校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深度融合地方经济与文化产业需求,形成了以“文旅融合、技能立身”为核心的办学特色。校区占地约8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配备现代化实训中心、多功能教学楼及标准化运动场地,现有在校生规模达1800人,开设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烹饪工艺等12个紧贴市场需求的专业。
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与阆中古城景区、本地龙头企业及长三角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了“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育人模式。师资队伍中,具有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并引入非遗传承人、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导师。近年来,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提升至18%,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成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
一、学校概况与硬件设施
四川慧明中等专业学校阆中校区成立于2016年,是慧明教育集团布局川北地区的重要节点。校区位于阆中市七里新区,毗邻G75兰海高速与阆中火车站,交通网络发达。校园规划遵循“教学区、生活区、实训区”三区分离原则,建有川东北首个“文旅虚拟仿真实训室”及蜀绣、保宁醋酿造等非遗技艺实训工坊。
类别 |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实训设备价值 |
---|---|---|---|
基础建设 | 80亩(含拓展用地20亩) | 3.2万平方米 | 1200万元 |
信息化设施 | - | - | 智慧教室覆盖率85%、安防系统全覆盖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校区专业设置紧密围绕“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产业链,形成三大专业集群:
- 文化创意类: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蜀绣方向)
- 数字经济类: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方向)
- 生活服务类:中餐烹饪、高星级饭店运营
年度 | 新增专业 | 停招专业 | 校企合作专业占比 |
---|---|---|---|
2020 |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 | 会计事务 | 60% |
2022 | 直播电商服务 | 计算机平面设计 | 75% |
2023 |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 | - | 82%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团队
校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培外引”构建多层次师资梯队。现有专任教师9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2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2人,另聘有企业导师36人。推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技师”的三维培养机制,近3年累计选派45名教师赴杭州、苏州等地参与产教融合研修。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持证情况 |
---|---|---|---|
专任教师 | 98 | 75% | 双师型64人(65%) |
企业兼职教师 | 36 | 25% | 高级技师18人 |
特聘专家 | 5 | 4% | 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 |
四、学生管理与培养模式
校区创新实施“五维评价”管理体系,涵盖学业成绩(40%)、技能水平(25%)、德育表现(20%)、实践创新(10%)、文体素养(5%)。推行“现代学徒制”改革,与阆中古城管委会共建“景区服务订单班”,实行“1.5年校内学习+1年轮岗实训+0.5年顶岗实习”的培养周期。
五、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本地文旅产业吸纳率达58%,长三角地区转移就业占32%。升学方面,与四川旅游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立“3+2”中高职衔接项目,年均升入高校学生占比28%。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3680元,较区域中职平均水平高12%。
六、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
校区深度参与阆中市“文旅兴市”战略,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3000人次,为古城商户定制“民宿运营”“传统小吃制作”等专项培训。与保宁醋有限公司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固态发酵工艺》等企业课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
七、文化传承与特色创新
依托阆中“春节文化之乡”优势,开发《春节民俗展演策划》特色课程,将国家级非遗“阆中亮花”纳入美育教学。建设“川北非遗少年院”,聘请多位省级传承人开设蜀绣、木雕、川剧变脸等选修课,形成“专业技能+文化传承”的双重育人体系。
八、发展瓶颈与优化路径
当前面临专业集群与地方产业匹配度待提升(如新能源类专业缺口)、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师资横向流动机制不畅等挑战。建议强化“大文旅”专业群建设,引入虚拟工厂、AI客服等数字化实训场景,建立跨区域教师共享库,深化与成渝双城经济圈职教联盟的合作。
四川慧明中等专业学校阆中校区通过精准定位区域经济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职教生态。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产教协同创新等方面持续突破,力争打造成为川陕甘结合部文旅职教的标杆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