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遂宁职业学院师校(遂宁职院师范)

遂宁职业学院师校(遂宁职院师范)

遂宁职业学院师校作为川内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秉持"师范为本、职教为基、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在区域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职业技能人才输送方面形成显著特色。学校依托遂宁市"锂电之都"产业优势,构建了"教育+新能源"双轮驱动的专业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其中教育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9%,企业满意度超90%。通过"校-政-企"三方协同机制,累计为地方输送技术技能人才逾1.2万人,其"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然而,在数字化转型和产教深度融合方面仍面临师资结构优化、实训资源整合等挑战,需进一步突破传统师范教育与新兴产业需求的衔接瓶颈。

遂	宁职业学院师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46年创建的遂宁县立师范学校,2019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现为遂宁市唯一公办师范类高职院校。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重心
1946-1999年中等师范教育为主基础文理学科师资培养
2000-2018年转型中职教育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特色化
2019年至今高职建制"教育+新能源"双轨发展

二、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现有教育类、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三大专业集群,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形成"师范教育+先进制造"的特色组合。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证书
教育类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五大领域教学法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能源类锂电材料技术电化学基础、电池工艺设计动力电池检测工程师
智能制造类机电一体化PLC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电工高级证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专任教师中"双师型"占比68%,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企业兼职教师年授课量不足200学时。

指标类型全省高职均值遂宁职院数据
师生比1:181:22
教授占比12%8%
企业实践经历教师45%32%

四、教学设施配置水平

建有锂电材料生产性实训基地等7个校内实训中心,设备总值1.2亿元,但虚拟仿真资源建设滞后。

  • 实训工位总数:机械加工320位/电子技术450位/教育实训280位
  • 重点设备:原子力显微镜(材料检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6轴)
  • 数字化资源:专业课程覆盖率65%,虚拟工厂系统3套

五、学生发展质量分析

近三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7.2%,较全省高职均值高2个百分点,但升学率低于本科院校30%。

评价维度2020届2021届2022届
就业率94.7%95.3%96.1%
专业对口率78%80%82%
雇主满意度89分91分92分

六、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与天齐锂业共建"锂电学院",开发订单班课程12门,但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深度不足40%。

  • 合作企业类型:制造业65%/服务业25%/信息技术10%
  • 典型项目:蜂巢能源"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年输送80人)
  • 产学研成果:横向课题14项,技术成果转化金额360万元

七、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8000人次,但高端培训项目占比不足30%。

服务类型年度数据收入占比
社会培训8320人次45%
技术服务26项28%
社区教育15场次12%
国际合作3个项目5%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面临专业链与产业链匹配度待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缺口达40%等挑战,需强化三个方面:

  1. 构建"AI+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智能教育技术实训模块
  2. 深化"校中厂"建设,引入头部企业共建精密检测中心
  3. 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三年内引进产业教授20名

遂宁职业学院师校在坚守师范教育传统的同时,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向职业教育的跨越式转型。其"教育+产业"双轨发展模式既延续了百年师范底蕴,又契合了区域经济转型需求,特别是在锂电材料技术等新兴专业建设上展现出前瞻性。未来需重点突破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高端产教融合平台搭建、国际化师资引进等关键环节,通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打造跨学科教学团队、构建"岗课证融通"质量评价体系,最终实现从教学实施型向价值创造型的高职院校转型升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