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成都航空学院是西南地区航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其办学定位紧密围绕航空产业链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依托四川航空产业资源,形成了以航空维修、航空服务、无人机应用技术为核心的专业集群,并与多家航空公司、机场及航空制造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在民航维修、空中乘务等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成都航空工业技工学校,2006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并正式更名为现名。作为四川省首批“航空特色高职院校”,其办学定位聚焦于培养航空运输、制造、维修等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校中有企、企中有教”的产教融合模式。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58-2005 | 技工学校阶段 | 累计培养航空制造类技工超2万人 |
2006-2015 | 高职转型期 | 新增航空服务、无人机应用等6个专业 |
2016至今 | 双高计划建设 | 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
二、学科专业布局
学院现有28个专科专业,其中航空类专业占比达65%。重点建设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物流管理等4个省级重点专业,形成覆盖航空制造、运维、服务全链条的专业体系。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合作企业 |
---|---|---|
维修制造类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四川航空、中航工业 |
服务运营类 | 空中乘务 | 成都双流机场、春秋航空 |
新兴技术类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京东科技、大疆创新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引进行业专家与培养骨干教师相结合,构建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学团队。截至2023年,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持有航空维修执照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5%。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教授/副教授 | 112人 | 34% |
讲师 | 185人 | 56% |
企业兼职教师 | 68人 | 20% |
四、教学设施建设
学院建有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航空实训中心,包含波音737-300飞机实训平台、A320模拟驾驶舱等高端设备。其中,航空发动机维修实训室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五、产教融合模式
通过“厂中校”“校中厂”模式,与12家航空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例如与四川航空合作的“飞机维修订单班”,实现招生即招工;与顺丰航空共建物流管理专业,开发基于真实货运场景的教学项目。
六、就业质量分析
2023届毕业生进入航空系统就业比例达78%,平均起薪高于四川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23%。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中国商飞、成都天府机场、四川直升机公司等。
指标 | 2021届 | 2022届 | 2023届 |
---|---|---|---|
就业率 | 94.7% | 96.2% | 97.5% |
对口率 | 72% | 78% | 83% |
升入本科比例 | 3.1% | 4.8% | 6.2% |
七、国际化办学
与加拿大航空学院共建“中加航空工程师培养项目”,引入CAE公司飞行模拟训练系统。每年选派30名优秀学生赴欧洲进行航空英语强化培训,国际交流覆盖率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八、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年均开展航空类职业培训超1万人次,承担民航四川监管局委托的维修人员资质考核工作。自主研发的“航空紧固件智能检测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收入突破千万元。
经过多年发展,四川成都航空学院已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鲜明特色,其“教室-实训室-企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有效缩短了人才成长周期。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学院正加速推进航空产教融合园区建设,着力打造西部航空职业教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