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遂宁四川师范附属实验学校(遂宁川师附实验校)

遂宁四川师范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依托高校资源、融合创新教育理念的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作为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的成员单位,该校自2018年创办以来,通过引进优质师资、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打造智慧校园等举措,迅速成为川东北地区教育领域的标杆。学校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涵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推行“五育融合”培养模式,尤其在学科竞赛、艺术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方面表现突出。硬件设施方面,校园占地150亩,配备标准化实验室、多功能体育馆及AI智慧教学系统,形成“高校支撑+科技赋能”的办学特色。

遂	宁四川师范附属实验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办学定位

遂宁四川师范附属实验学校由四川师范大学与遂宁市政府合作创办,采用“国有联办、机制创新”的管理模式。学校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示范校,注重基础文理学科与艺术、科技教育的平衡发展。

核心指标数据详情
创办时间2018年9月
办学层次小学-高中十二年一贯制
校园面积15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
班级规模小学30班,初中24班,高中18班
师资结构专任教师186人(硕士及以上占比35%)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特色

学校实施“名师引航工程”,核心课程教师100%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特级教师占比12%,高级教师占比30%。教学特色体现在分层走班制、课题式探究学习及跨学科项目实践。

对比维度遂宁川师附校区域平均水平同类民办学校
特级教师占比12%5%8%
硕士学历教师35%10%25%
师生比1:171:201:18

三、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学校构建“基础+拓展+研究”三级课程体系,开设52门校本选修课,覆盖人工智能、国学经典、创客设计等领域。高中阶段推行“强基计划”与“国际课程”双轨制,设立A-Level课程中心。

课程类型课程数量特色项目
必修课程严格按照国家大纲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
校本选修52门机器人编程、非遗传承、模联社团
国际课程12门(A-Level)剑桥认证师资、海外研学基地

四、教学成果与升学数据

近三届高考成绩一本上线率稳定在68%-72%,2023年理科最高分692分,文科最高分635分。学科竞赛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247项,其中全国奥赛三等奖以上12人次。

年份一本上线率本科上线率清北录取人数
202168%93%1人
202270%95%2人
202372%96%1人

五、硬件设施与智慧校园

学校投入1.2亿元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学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核心设施包括虚拟现实实验室、全自动录播教室、室内恒温泳池及可容纳800人的学术报告厅。

设施类别数量/面积技术标准
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各4间VR虚拟实验系统
图书馆藏书12万册,阅览室800㎡智能借阅系统
体育场馆体育馆(4000㎡)+足球场(1.2万㎡)专业赛事级塑胶跑道

六、学生发展与素质教育

学校推行“五育积分制”,将品德、学业、体能、艺术、劳动纳入评价体系。特色活动包括“百草园”劳动实践基地、科创节、国际文化周及年度艺术展演。

  • 社团数量:68个(含机器人社、辩论社、国画社等)
  • 社会实践:年均开展32次社区服务活动
  • 体质达标:学生体测优良率89%(超省平均15%)

七、家校协同与社会责任

建立“家长学堂”“校长接待日”等沟通机制,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覆盖率达92%。近三年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36人,与凉山州学校结对帮扶,输送教育资源价值超200万元。

项目数据表现
家长满意度94.5%(2023年调查)
公益投入年均50万元(图书捐赠、教师支教)
校企合作与12家科技企业共建实践基地

八、区域影响与未来规划

学校在川渝地区形成“质量+特色”品牌效应,2023年入选“四川省民办教育创新案例”。未来三年计划扩建国际部,增设德语、日语双外语体系,并筹建青少年科学院。

遂宁四川师范附属实验学校通过高校资源嫁接、智慧教育升级和特色课程开发,实现了教学质量与办学规模的同步提升。其“强师资、重素养、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不仅为区域教育均衡化提供样本,更探索出民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随着教育集团化战略的深化,该校有望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基础教育的新高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526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