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幼儿师范高等学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60年,历经多次转型与升级,现已形成以学前教育为核心,涵盖早期教育、艺术教育、儿童保健等多个关联专业的特色化办学体系。学校位于成渝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江油市,占地面积370余亩,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与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现有在校生规模超6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幼教领域具有显著的品牌影响力。
作为四川省教育厅直属院校,该校深度对接国家“幼有所育”战略需求,构建了“校地园协同”育人模式,与省内200余家优质幼儿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其核心专业学前教育被列为省级高水平专业建设点,配套开发的课程资源库覆盖婴幼儿照护、创意美术等12个细分领域。师资队伍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比达45%,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等领军人才,形成“双师型”教师占比超70%的鲜明特色。
学校创新实施“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模拟幼儿园、校外教育集团顶岗实习、海外文化交流项目构建多维能力培养平台。近年来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9项,主持制定四川省幼儿园教师职业标准3项,在区域幼教人才培养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时间阶段 | 关键事件 | 发展成果 |
---|---|---|
1960-1999年 | 初创于江油幼儿师范学校,经历三次校址迁移 | 奠定师范教育基础,形成“保育见长”办学特色 |
2000-2015年 | 升格为专科院校,获批省级重点专业 | 构建“艺体融合”课程体系,建立首个省级实训基地 |
2016年至今 | 入选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 | 形成“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立项 |
二、学科专业布局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特色方向 | 省级认证情况 |
---|---|---|---|
教育类 | 学前教育 | 幼儿园管理/特殊教育融合 | 省级一流专业 |
艺术类 | 音乐教育 | 幼儿戏剧创编/奥尔夫教学法 |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
健康类 | 早期教育 | 婴幼儿营养与保健/蒙台梭利教育 | 1+X幼儿照护证书试点专业 |
三、师资队伍建设
职称结构 | 学历结构 | 双师比例 | 行业兼职教师 |
---|---|---|---|
教授12% / 副教授38% | 硕士及以上82% | 73% | 特级教师占比15% |
学校实施“名师培育工程”,近五年选派骨干教师赴芬兰、新加坡等地研修47人次,组建“儿童行为观察”“幼儿园环境创设”等8个教学创新团队,开发《幼儿园突发事件处理》等特色教材被全省20余所高职院校采用。
四、教学资源配置
- 实训基地:建有儿童心理发展评估中心、智能仿真幼儿园等12类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达6800万元,其中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实现幼儿园全场景教学模拟。
- 数字资源:开发在线课程148门,建成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数字资源库,收录典型案例500余个,年访问量突破20万次。
- 馆藏资源:图书馆藏书58万册,幼教专题数据库包含国内外期刊320种,配备AR互动阅读设备支持教学创新。
五、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构建“三维四阶”培养体系:
- 职业素养维度:嵌入师德养成课程模块,实施“德育学分银行”制度,累计开展幼儿园突发事件演练120余场。
- 专业技能维度:推行“1+N”证书制度,学生除毕业证书外,平均考取保育员、感统训练师等3.2个职业资格证书。
- 创新发展维度:设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近三年孵化儿童绘本创作、幼教APP开发等项目37个,获省级以上奖项9项。
六、产教融合实践
合作类型 | 代表性项目 | 年度受益学生 |
---|---|---|
园校共建 | 与成都市第六幼儿园共建“卓越教师培养基地” | 235人/年 |
集团化办学 | 牵头成立“四川幼教协同发展联盟” | 覆盖126所成员园 |
国际交流 | 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东南亚幼教研究中心” | 交换生项目42人/届 |
七、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承担市厅级以上课题68项,其中《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路径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技术服务中心年均开展幼儿园课程诊断、教师培训等服务项目240余项,惠及基层教师5000余人次。开发的《幼儿园一日活动标准化手册》被省教育厅列为规范性文件。
八、质量保障体系
- 内部监控:建立“三级督导+学生评教”机制,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披露问题整改率达94%。
- 在2022年四川省高职院校适应度调查中,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7%,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
- 实施“卓越计划2.0”,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教学改革,新增产教融合课程占比达28%。
经过六十余载的积淀与发展,四川省幼儿师范高等学校已形成“立足四川、辐射西南、服务全国”的办学格局。其“校地园协同”育人模式有效破解了幼教师资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难题,通过深度产教融合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主动对接托育服务新需求,率先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彰显出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未来需在国际化标准引进、智能化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巩固其在西南地区幼教人才培养领域的领先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7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