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江安县第二职业中学(江安二职中)

江安县第二职业中学(江安二职中)

江安县第二职业中学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秉持“厚德强技、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立足县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商贸服务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学校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形成“升学有径、就业有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五粮液集团、京东物流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12个,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对口升学本科上线率达28%,彰显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显著成效。

江	安县第二职业中学

办学定位与核心优势

学校锚定“培养县域经济技术技能人才”目标,形成“三线并行”发展路径:一是构建“中职-高职”贯通培养体系,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开设“3+2”分段制班级;二是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蜀南竹海景区、泸州老窖等企业定向输送技术骨干;三是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年培训返乡人员超800人次。

核心指标2020年2023年全省中职均值
毕业生就业率92.5%96.3%89.7%
本科升学率19.8%28.2%24.1%
企业满意度82.491.685.3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重点建设三大专业群:现代农业技术群覆盖种植养殖、农产品电商等5个专业;先进制造技术群包含数控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等4个专业;现代服务技术群设有会计事务、旅游服务等3个专业。创新实施“三阶递进”课程模式:一年级基础能力培养,二年级专项技能训练,三年级顶岗实习实战。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训设备价值(万元)校企合作单位
现代农业技术智慧农业系统、农产品营销380五粮液生态农场、江安柑橘合作社
数控技术应用CAD建模、数控加工编程620长江工业园、宜宾格力凯创
旅游服务与管理景区运营、研学旅行设计210蜀南竹海景区、李庄古镇管委会

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优化师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实施名师培养工程,组建由省特级教师领衔的教学团队,近五年完成教师企业实践项目47项。建立“高校教授+企业技师+骨干教师”的协同教研模式,开发校本教材12部。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年均培训时长(小时)
硕士研究生学历3820.4%96
高级职称教师4222.6%84
企业兼职导师56-68

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累计投入8500万元建设实训基地,建成现代农业创客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工厂等8个校内实训场所。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先进教学仪器,生均教学设备值达1.2万元。与京东物流共建“智能仓储实训中心”,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工作场景无缝对接。

学生发展路径

构建“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对口升学”三维发展通道。近三年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43项,其中现代农业装配项目获国赛二等奖。设立创新创业孵化基金,学生创办的“竹韵文创工作室”年产值突破百万元。建立升学辅导专项机制,2023年本科上线人数同比增长37%。

产教融合实践

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与县农业农村局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培训。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实施“教室-车间”一体化教学,数控专业学生参与企业零部件加工达12万件/年。组建“五粮液班”“京东物流班”等定制培养班级,实现招生即招工。

社会服务贡献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县域企业提供技术支持18项。承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开发竹产业加工等特色培训课程。疫情期间免费开放在线课程资源,惠及周边6县2万余人次。牵头成立川南职业教育联盟,共享教学资源库。

发展挑战与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适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压力大等挑战。“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数字经济实训中心,新增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专业。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探索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力争建成省级高水平职业学校。

江安县第二职业中学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生态体系。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随着新一轮职教改革深入推进,学校正朝着建设西部职业教育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